<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生命如歌獻給黨——追記原甕安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龍增剛

    作者:陳治寬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2日 08:58
    來源:貴州日報

    鮮花、淚水、哽咽聲、掌聲相互交織……

      連日來,原甕安縣委組織組常務副部長龍增剛《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的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黔南巡回宣講引起強烈反響。

      2015年8月13日,龍增剛因多年來一心為民,忘我工作,最終積勞成疾,造成呼吸衰竭、腎衰竭,將生命定格在47歲。

      2015年8月28日,中共甕安縣委追授龍增剛同志為“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5年11月6日中共黔南州委追授龍增剛同志為“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6年4月2日,中共貴州省委組織部追授龍增剛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6年前,龍增剛通過省公開招考,從貴陽背著棉絮翻山越嶺來到甕安縣青池鄉當秘書。從此,他發揚“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的“三不怕”精神,成了當地黨員干部學習的好榜樣。

      凡對群眾有利,他必據理力爭,不怕得罪上級。

      在清池鄉工作期間,龍增剛看到貧困村支“兩委”戰斗力弱化,他急在心里,在縣里一次大會上他提出:農村富不富,關鍵看干部。一天叫村干部干工作,他們家的水稻在田里倒了沒人管,玉米熟了沒人收,上邊考察調研大多作客村干部家,不能“既要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餓著肚子挑重擔是挑不遠的?!庇械母刹空f,這樣在大會上提意見,就是讓領導下不了臺,怕被打擊報復,勸他次日向領導道歉,想不到第二天他又將問題提出來。通過討論,縣里建章立制,先后兩次對村干報酬進行了提高,在原基礎上每月增加工資800元,實行了工齡工資補助政策,并將村干部全部納入社會養老保險,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甕安也成了我省村干領固定工資,納入社會養老保險改革的第一個縣。從事組織工作后,他善于發現鄉土人才,他考核推薦的一批村干部后來成了廣大群眾的致富帶頭人,他推薦啟用的大金星村黨總支書記田述均2015年被省委表彰為“文朝榮式好支書”。

      凡事要搞特殊,他必嚴詞拒絕,不怕得罪好友和家人?! ?br />
      當龍增剛到青池鄉工作后,他的愛人趙益芬放棄在貴陽牛奶場的工作,來到鄉下陪伴他。后來他在松坪鄉任黨政辦主任,分管食堂,鄉黨政領導叫他安排妻子到食堂工作,為不讓別人背后說自己公權私用開“夫妻店”,他謝絕了領導的安排。跟隨他20多年來,趙益芬先后做過代課教師、賣過牛奶、米粉,直到今天,也仍然是某物業公司的臨聘人員。他當上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后,一個與他曾經在偏遠山區工作過的好友想調進縣城工作,借口匯報工作提著禮物希望“照顧”。沒想到龍增剛的臉突然拉下臉來,高聲說:“禮物請你提回去。只要你確實優秀,現在進縣城可以參加遴選,機會是很多的?!彼钠拮酉氲降艿荦埥鈬谵r村沒事干,家庭也比較困難,就找他說情:“我的工作從來沒求過你,現在你當了常務副部長,哪怕到一家企業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安排自家親兄弟一下也好?!毕氩坏烬堅鰟傉f:“兄弟找不到事做,我也曉得,但要動用我手中的這點權力,那絕對不行?!逼拮又缓媒械艿軄砀麄円患易?心想天長日久他總會適當考慮,想不到五、六年過去了,他的親弟弟仍在縣城擺個臨時攤點,烤蛋餅養家糊口。

      凡事服務群眾,他不怕流血流汗,甚至作出犧牲。

      在基層,龍增剛被人們公認為“最難找的人”。他說:“鄉鎮干部的工作地點不是在辦公室,而是在老百姓的家里,在田間地頭?!?br />
      他到建中鎮當黨委書記后,主抓群眾行路難、飲水難、發展難的“三大難題”。他跑遍全鎮5座水庫和45口水井,申報水利項目5個,僅一年就改變了建中鎮人挑馬馱飲水的歷史;格頸水庫發生險情,為加固堤壩,他兩天兩夜吃住堅守庫區;調到永和鎮工作后,該鎮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災,他花了半年時間徹底疏導治水,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他為“龍水書記”。他發動干部、引進客商種植白茶2萬多畝,發動群眾種植烤煙8000多畝,他走遍了家家戶戶,他有一摞工作筆記本,專門記錄干部群眾反映的點點滴滴。因多年忘我工作,龍增剛積勞成疾,但他始終堅持一邊治療一邊上班。2015年7月26日,他發高燒至40度,醫生叫他住院治療,但他上午輸完液,下午繼續上班。7月29日下午他在列席縣委常委會時昏倒,住進了縣中醫院,但他仍堅持一邊輸液一邊處理工作。3天后,他的病情愈加嚴重,縣中醫院忙著將他轉到黔南州醫院。救護車在住院部樓下等候,他卻對醫師說:“等一下,我處理好工作就走,他一直躺在床上安排好工作,才掛著輸液瓶轉院?!痹谂R終時刻,龍增剛突然示意妻子將病床搖起來,他在手機上給相關干部發完短信:

      鑫隆坪村、高坪村的辦公條件太差了,得改善。

      果水村的黨總支書記李富邦身體不好,要多關心。

      如何把現有4萬多畝茶葉管好、經營好,帶領群眾致富,是建中鎮同步小康的關鍵……

      還未完發短信,他就昏迷了。8月13日,因呼吸衰竭、腎衰竭,他的生命定格在了47歲。

      在他的追悼會上。當地群眾為他寫的悼詞令人肝腸寸斷:

      增剛大叔,

      您種的萬畝白茶豐收了,您卻沒能喝上一杯!

      您修的大金星村道路通了,您沒有走上一段!

      紅巖村的自來水通了,您沒喝上一碗!

      橋頂山的水果熟了,您沒嘗上一個!

      您是大伙的貼心人,

      走時,

      兩袖清風,人生如竹……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