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名醫駱抗先:“我的號不要限”

    廣州南方醫院教授從醫62年無一糾紛 仁心仁術惠澤數十萬患者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2日 08:58
    來源:廣州日報

    駱抗先在門診坐診。

    “兩學一做”

    “我沒有那么偉大。但你問我是不是個好醫生,我肯定是?!蔽覈麄魅静W專家、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一級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名醫駱抗先認為,自己大半輩子只是做著心中“分內”之事。從醫62年來,他救治了數十萬乙肝患者,無一糾紛,墊付藥費和資助旅費不過常事。行內還流傳著佳話,為照顧遠道而來的病患,這位“駱爺爺”不限號。

    每天上班早到1小時、晚走1小時,這是駱抗先幾十年工作形成的習慣。凌晨2時許,他就早早起床,開始讀文獻、寫文章。在家書房伏案工作到6點多鐘,他便打著手電筒出門上班。他說:“醫生是為患者服務的,應該比他們來得更早才對?!?/p>

    “我的號不要限,病人大老遠來,帶著痛苦來,不能讓他們帶著痛苦回去?!蹦矫荫樋瓜瓤床〉幕颊邅碜匀珖鞯?。為不讓他們白跑一趟,他每次都要看完全部掛號病人,往往中午一兩點才下班,全然不理會助手的提醒和家人的催促。不限號的一句承諾,對這位八旬老醫者而言,意味著經常顧不上吃飯喝水。

    仁心:擔心患者來廣州食宿花多了錢

    南方醫院的后輩們都知道,85歲的駱老出門診,雷打不動。上周五記者在南方醫院采訪時,見識了這一份堅持。任由媒體與他的學生、同僚傾談交流他的事跡,同處一棟大樓的老醫者不為所動,始終沒有離開過自己的診室一步。行內人也都知道,駱抗先一般不接受媒體采訪,也不會為了各種座談會而耽誤一分一刻的出診時間。

    護士長告訴記者,駱老早到晚退幾十年如一日。如果按照每周三次門診計算,早晚各1小時,62年里他比別人多工作17856個小時,相當于義務工作2232天,多工作了6.2年,多診治病人10多萬人次。

    駱抗先早已是我國著名的傳染病學專家,從事傳染病學臨床、教學和研究半個多世紀,救治數十萬患者,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20余篇,獨力編寫125萬字《乙型肝炎:基礎和臨床(1-4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榮立三等功6次。如今,他身為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一級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旁人眼中的職業榮耀與高尚情操,于駱抗先而言不過是一個醫者的應有之義。

    來自五湖四海的患者不乏家境困頓者,為病人省錢,是駱抗先最在意的事情。他是出了名的“精摳細算”,不但問病情,也問患者食宿條件,比如來廣州的車費、住宿費等,認為花多了就會皺眉頭。他選擇的診療方案總是考慮患者的經濟狀況,不開一張大處方、大檢查單。對家境貧寒的患者,他會告知,“復診時不要掛專家號,普通號就行”。

    “人生在世,哪個沒有困難的時候??!”記不起多少次,有多少位年輕醫生,在駱老的感召和帶領下,自發地向貧困病人解囊相助。從醫62年來救治數十萬乙肝患者,駱抗先未有過一起醫療糾紛。

    每看完一個病人,都會起身送出診室,然后站在診室門口招呼下一位病人,這成了“駱爺爺”門診區的一道知名風景?!拔疫@樣做,一來可以活動一下身子,二來體現對患者的尊重,平緩一下大家等待時焦急的情緒?!彼χf。

    妙手:給了貧困患者20年生命

    1997年,家住中山的郭姓農民因患肝硬化,在脾切除手術后出現并發癥,情況危急,卻因家貧而投醫無路。妻子從雜志上看到駱抗先的事跡,便帶著丈夫慕名來穗。到達南方醫院那天,夫妻倆身上只有300元,只能難為情地請求不要多開藥。

    “你的病情還比較重,300元不能治好。你急需的藥費,我先替你掏?!瘪樋瓜日f到做到,立刻招呼同事先把急用的藥拿來,交到郭先生手上。沒有欠條,不設條件。

    20年來,郭先生還定期從中山來找駱抗先復診。前些年,他們一家人齊心合力,在老家開了個小飯店,生計無憂?!叭思艺f我能活三五年,我卻多活了20年。沒有駱主任,我沒有今天?!闭勂瘃樋瓜鹊摹岸髑椤?,郭先生仍不禁掉淚。

    正氣:從不用影響力幫藥廠推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烽火連天。那一年,駱抗先出生在浙江諸暨的一個小山村。因家境貧困,讀不起書,他從十幾歲起就輾轉流浪,以抗日流亡學生的身份讀完中學。1949年考入原中央大學醫學院,1954年于第五軍醫大學畢業,分配到傳染科。1961年3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熟悉駱抗先的人都知道他脾氣有點怪,平時不愿意多說話,但對一些不良現象,卻敢于發聲,理直氣壯地批評。有一次,他發現科室有個同志給患者開了“高價”藥,立馬要求改正,還直言不諱地嚴肅批評:“我們要實事求是地開藥?!?/p>

    南方醫院感染內科教授孫劍說,為防止一些廠家利用他的影響力做廣告、搞推銷,駱抗先從不參加藥廠組織的“鑒定會”或“新聞發布會”等,還及時披露了一些藥廠對乙肝治療藥物的不實宣傳。盡管得罪了一些商家,但樹立了醫者的口碑,并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任。他說:“只要對得起病人、對得起良心就足夠了!”(文/記者何道嵐 圖/記者邵權達 通訊員粵宣)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