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堤?!?月19日8時30分,跟隨著湖南省白泥湖戒毒康復所民警張輝文的腳步,《法制日報》記者來到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白泥湖戒毒康復所外的防洪大堤上。2500米長的防洪大堤,鮮艷飄揚的黨員巡邏隊旗幟顯得格外耀眼。大堤上,12名巡邏隊員正頭戴草帽,脖圍毛巾,腳穿套鞋,渾身大汗淋漓,在堤上進行巡查。
張輝文告訴記者,這是今天新換崗的一批民警。自7月4日入汛以來,湖南省白泥湖戒毒康復所70余名黨員民警全員參與抗洪搶險。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每天6小時一個班,實行四班輪班制,分批次駐守在抗洪大堤上。如今,這支別樣的“巡邏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已在大堤上連續堅守了15個晝夜。
70歲黨員主動排險
“防汛是大事,我沒有理由不來?!痹诤陀浾吡钠鸱姥唇涷灂r,年近70歲的退休老黨員、民警袁紹基告訴記者,他曾參加過1988年、1996年、1998年的抗洪搶險,在得知白泥湖戒毒康復所成立巡邏隊時,主動請纓到巡邏隊擔任技術顧問。
7月8日8時10分,巡至河堤第六段時,在距堤內約100米處的一個荷葉塘內,袁紹基突然發現一處荷葉被沖開,并伴有明顯翻細沙鼓濁水現象。有著豐富抗洪經驗的他,判斷這很可能是管涌險情。二話沒說,他立即脫下衣服跳入齊腰深的荷塘中,迅速撥開帶刺的荷葉桿,沒入水中用手去探測冒水處的泥沙。很快,他判定這就是管涌,并向防汛搶險隊發出搶險指令。搶險隊員5分鐘內趕到現場,搶險工作隨即展開。在他的帶領下,20余名搶險隊員分工協作,經過兩個小時的奮戰,險情得到妥善處置。
事后,熟悉搶險工作的民警問他:“當時情況很危險,隨時都有深陷淤泥的可能,您年紀最大,干嘛沖在最前面?”
他笑著說,“其他人沒經歷過,我不放心?!?/p>
巡邏組長帶病堅守
7月4日防汛以來,王文兵是第一批主動申請加入防汛巡邏隊的人員之一,也是三組組長。當晚他就冒著暴雨開始值首個巡查班,渾身淋得濕透。接下來,連續幾天的淋雨和暴曬,使得他身體出現不適。7月7日凌晨4點,他因急性腹瀉和高燒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當時體溫是38.5攝氏度,在醫院急診處開的藥水還沒吊完,考慮到大堤人手緊張,他不顧家人反對、執意拔了針頭前往大堤。
7月10日8時,河堤第六段距堤內約100米處發現一處約有碗口粗細的出水口,并迅速呈擴大趨勢。他和26名突擊隊員10分鐘內全部趕到現場,迅速投入搶險。炎炎烈日下,他和突擊隊員們一起,整整7個小時,人均負重總量超過600公斤,將砂卵石一袋袋地背到管涌處。當險情最終化解時,王文兵卻因為頭暈乏力,被送往醫院診治。醫生建議他休假靜養一段時間,他直接拒絕:“現在所有的同事都在為防汛抗洪加班加點,一天24小時根本不夠用。至于休養,以后再說?!背粤它c藥的他立即又跑回大堤上。
7月12日,值完下午班的王文兵還沒有走下大堤,就因頭暈乏力,跌倒在大堤上。醫生診斷是長時間休息不足,病毒感染導致面部皰疹而引發的高燒,對其靜脈注射并要求臥床休息,可他再次返回崗位。
年輕民警經歷巡堤
在大堤的簡易帳篷內,記者見到了渾身被裹得嚴嚴實實,穿著套鞋,臉上皮膚被曬得黝黑的年輕民警耿雷。
他告訴記者,作為北方人,這是自己第一次經歷抗洪搶險。他和巡邏隊友們每6小時一個班,24小時輪值,一個班下來要步行近10公里。巡查范圍是河堤內100米區域,每1小時巡查一次,有險情發生的地方還要擴大范圍、增加查探密度。這段時間,他感到壓力最大的就是凌晨1時至6時的巡堤,因為那個時候人比較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警惕性不太高。記得第3晚,他和隊友一起去巡堤,看上去干干的泥土,沒想到隊友一腳踩下去,小腿立即陷了進去,動彈不得,當時他都嚇懵了,幸好有經驗的老隊長在這里幫他把隊友拉了一把。
自7月4日防汛巡邏工作啟動以來,每晚巡查大堤時他們都要碰到蛇,這樣驚險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他的這身全副武裝的“裝扮”是用來對付白天的日曬雨淋和晚上的蚊、蟲、蛇的。
如今,他和隊友們每天只能穿著套鞋腳踩積水、泥沙,三十多度的高溫使得他們的腳發紅發腫發爛,部分隊友甚至跟腱炎發作,但大家都沒有叫苦叫累,偷偷瞞著熱敷用藥,不下大堤。
耿雷興奮地告訴記者,這特別的15天,是他人生中最難忘最寶貴的經歷,他和12名新警成為防洪大堤上“最給力”的新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