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直把藏鄉當故鄉——記深圳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西藏察隅縣委常務副書記王建文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2日 08:55
    來源:光明日報

    王建文(右一)和察隅鎮體育村村民敘談。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攝

    “說實話,第一次騎著馬下鄉,看著懸崖下咆哮的怒江水,心里直發怵?!鄙钲谑械谄吲馗刹?、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委常務副書記王建文說。轉眼3年援藏就要結束了,今天,王建文對這片土地感受更多的是親切、依戀和不舍。

    從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特區,到相距3000多公里發展相對滯后的西藏林芝市察隅縣,近3年來,王建文率領援藏工作組把他鄉當故鄉,深入基層、聯系群眾、艱苦奮斗,不斷拓展援藏內涵,創新援藏工作,給察隅這個小縣城帶來了一系列看得見的改變,贏得當地干部群眾的交口稱贊。

    “自駕游”萌生援藏夢

    “從四川省德格縣到西藏昌都市江達縣,再到察隅縣,一路的奇山秀水使人一飽眼福,但道路的艱險與物質的匱乏,卻讓我強烈想要留下來,改變這里的現狀?!蓖踅ㄎ恼f。2009年,在深圳工作的王建文帶著家人沿著川藏線進藏自駕游,自此,援藏的種子就埋在了他的心中。

    從西藏旅游回到深圳的第二天,王建文就開始為實現援藏夢想鍛煉身體?!暗谝荒?65天風雨無阻,每天5公里長跑;第二年、第三年改為三天一次、五天一次?!蓖踅ㄎ恼f。正如那句“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4年之后,他終于迎來了圓援藏之夢的機會。

    2013年初,廣東省組織干部援藏,在深圳龍華新區擔任城管局副局長的王建文主動報名,經過層層選拔后,44歲的王建文成為廣東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的一員,擔任察隅縣廣東省援藏工作組組長、縣委常務副書記。

    “來自深圳的親人”

    “我有機會上學讀書,這要感謝我深圳的爸爸?!卑蜕4文肥峭踅ㄎ脑诓煊缈h的第一個“窮親戚”。6年前,由于父母離婚,巴桑次姆到了學齡卻無法上學。于是,王建文四處找人幫她解決戶口和上學問題,還給她買來換洗衣服,呵護她成長。

    剛到察隅的幾個月,為了摸清當地情況,盡快確定3年的援藏項目,王建文帶領援藏工作組走村入戶搞調研,誰曾想卻結下了不少“窮親戚”。

    在察隅縣,有不少群眾視王建文為自己的家人親人,對他有著說不完、道不盡的感激之情。工作中,他還結識了3名不幸的藏族女孩:右耳完全喪失聽力的擁曲珍;面部、頸部嚴重燒傷的羅布卓瑪及因車禍右膝骨折的強巴卓瑪。

    “我們都是為人父母,這3個孩子再不治療就耽誤了?!苯浲踅ㄎ亩喾絽f調,3個女孩都來到了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經過精心治療,擁曲珍恢復了聽力,考上了林芝市第一高中。羅布卓瑪面部疤痕幾乎全部消除,重新煥發青春容顏并考上西藏民族大學附中。病情最重的強巴卓瑪安裝了德國進口的人工關節后,也站了起來,正常行走。

    兩年多來,王建文在察隅先后結下了7對“窮親戚”,當地百姓稱他為“來自深圳的親人”,王建文說:“看到自己的努力,實實在在改變一個人、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幫助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幸福和成就?!?/p>

    “西藏是我一生的故鄉,為了她我愿意付出一切!”

    察隅縣,位于藏東南的高山峽谷,南與緬甸和印度接壤,是林芝市最偏遠的一個縣。

    一直以來,察隅作為邊境縣,以傳統農牧業為主,產業結構單一。王建文從正在建設中的云南貢山到察隅縣城公路,看到了察隅旅游將面臨的新機遇。于是,在他的建議下,縣政府投入1000多萬元,對旅游基礎設施重新進行規劃,修建了環村旅游步行道、“藏家驛站”和松茸加工廠。

    針對察隅邊境一線基礎設施落后,群眾生產生活與腹心地區差距逐漸拉大的情況,王建文將工作著力點放在大力改善邊境民生狀況上。幾年來,僅上、下察隅兩個邊境鎮,援藏資金就投入5000多萬元,共安排幼兒園、小集鎮改造、小康示范村、生豬養殖示范基地等23個項目。

    面對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繁重而緊迫任務,王建文帶領廣東援藏工作組深入調研、科學決策,將2.7億元的第七批援藏資金90%以上投向農牧區,用于4個小集鎮改造、8個小康示范村和產業培育扶持以及解決民生突出問題等,以產業發展促農牧民安居樂業。

    近3年來,王建文帶領的援藏工作組,在察隅縣援建了“英雄坡紀念園”、目本地質災害村整體搬遷工程、沿山路、物資儲備中心(冷庫)、蔬菜種植和藏雞養殖培訓示范基地、衛士之家、光明幼兒園、察瓦龍鄉衛生院等30多個項目,為當地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不是家鄉,勝似家鄉。即將完成援藏工作的王建文望著這片由陌生到熟悉、由懼怕到深愛的土地深情地說:“西藏是我一生的故鄉,為了她我愿意付出一切!”(記者 尕瑪多吉)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