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立足“建管用” 爭當排頭兵

    ——安徽省六安市創新機關黨建工作幾點做法和思考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1日 13: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動議

    六安市直機關現有黨委63個,黨總支59個,黨支部711個。其中機關工委直屬黨組織98個,分別為企事業黨委19個,機關黨委42個,黨總支13個,黨支部24個,黨員總數15651名。市直機關作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門,承擔著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指導與管理的重要職能,在加快綠色發展、建設幸福六安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發揮這支隊伍在服務全市中心工作、促進單位業務工作方面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近年來,市直機關工委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堅持以建為基礎,以管為手段,以用為目標,引導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進一步增強學習教育的積極性、服務群眾的自覺性和創新工作的主動性,促使機關黨員干部在加強學習、提升境界上有新的進步,在服務基層、執政為民上有新的成效,在爭創一流、開拓創新上有新的舉措,進一步激發了機關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積極爭當服務服務中心、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排頭兵的激情和熱情。

    二、主要做法

    (一)以“建”為基礎,嚴抓學習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黨員干部隊伍。

    持之以恒地抓好學習教育,通過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學習教育抓好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一直是市直工委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一是舉辦“大講堂”,拓寬黨員干部的知識視野。 從2010年開始,市直工委創辦了富有特色的“市直機關大講堂”,定期邀請高端學者為市直黨員干部授課輔導,不斷拓寬黨員干部的知識視野。先后有《百家講壇》主講鮑鵬山、國防大學羅援少將、孟祥青大校,二炮指揮學院邵永靈教授、財政部劉尚希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李培林教授,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顧問胡大一教授,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李德順、求是雜志社副總編黃瑋町等20多位專家學者應邀做客“大講堂”。二是組織“大培訓”,提高黨務干部的業務能力。 市直工委注重發揮工委黨校在機關黨務干部培訓中的主陣地作用,通過聘請省直工委專家“請進來”和外送井岡山干部學院“走出去”等形式,組織大規模輪訓,促進黨務干部提高綜合素質,提升履職能力。近兩年來,市直工委先后組織市直機關黨組織書記培訓班、黨務干部培訓班、《條例》培訓班、黨代會精神培訓班等20多期,培訓人員15000余人次。三是開展“大閱讀”,營造書香機關的濃厚氛圍。 為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學習熱情和興趣,今年,市直工委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讀書修身勵志、永葆為民本色”為主題“全民閱讀進機關”活動,發動市直單位建設“機關書屋”,組織“流動書市”,開展“優秀圖書進機關”,舉辦各類形式的讀書交流會、讀書演講比賽、征文比賽,評選“十佳書香機關”,著力在機關應在愛學習、能學習的濃厚氛圍。

    (二)以“管”為手段,注重改革創新,探索一條符合六安實際的黨建工作模式。

    機關黨建工作要真正實現 “虛功實做”,就必須要結合實際,注重創新。近年來,市直工委從實際出發,從創新著手,積極探索一條符合六安實際的黨建工作模式。一是注重日常黨務工作規范化信息化建設。一方面,市直工委先后組織編印了《機關黨務工作手冊》和《機關黨組織活動記錄本》,制定了《機關黨委(總支、支部)工作制度》、《機關黨小組工作制度》等各類制度60余項;制作了《機關黨務工作流程圖》,對黨支部換屆、發展黨員等14個方面的工作規范了程序。另一方面,市直工委注重把信息化的先進手段引入到日常黨務工作之中,通過設立網上工作通道、建立QQ交流群、開通手機短信平臺等,實現了市直工委和基層黨組織之間的實時互動交流。同時工委自主研發了機關黨組織管理軟件,建立起了對黨組織換屆、預備黨員轉正、黨費收繳等日常黨務工作的動態管控機制,實時有效地指導基層黨組織規范黨務基礎工作,很好解決了機關黨務工作“做什么”、“怎么做”這兩大難題,實現了日常黨務工作規范化。二是注重理順黨組織關系。在市委的高度重視下,2013年10月18日,市委常委會專門聽取了市直機關工委“關于市直機關黨組織設置調整”情況匯報,研究同意市直有關部門黨組織調整工作。2013年11月25日,市委印發了《關于市直機關黨組織設置調整的通知》(六〔2013〕197號),對11個部門黨委的組織設置調整工作作出明確部署和具體要求,除市公安局保留部門黨委外,其余10個部門黨委均改為黨組,并隨之成立直屬機關黨委(黨總支),隸屬市直工委領導,負責本系統黨建工作,同時,進一步規范了機關黨建工作程序,對市屬處級企事業單位黨委、黨組織關系雙重管理的中央和省屬駐六安處級以上企事業單位黨組織黨建工作也作出了明確規定,徹底解決了部門黨委與與市直機關工委、本單位基層黨組織之間一直存在著關系不順、職責不清、責任不明等問題。三是注重完善機關黨建體制機制建設。近年來,在市委的高度重視下,我市相繼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機關黨建工作的意見》、《關于建立健全市直單位黨組(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實施意見》、《市直機關工委關于建立黨建聯系片制度的意見》、《關于加強市直機關工委對縣區直機關黨建工作指導的意見》、《六安市直機關黨建工作考核評價辦法》等一系列文件,一整套集組織保障、工作運行、長效管理、考核評價為一體的體制機制得以健全完善。實現了全市機關黨的建設由分散向集中、由條塊管理向統一管理的轉變,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新格局,為全市機關黨的建設相互促進和整體推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以“用”為目標,踐行群眾路線,打通服務基層的最后一公里。

    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好不好,機關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的強不強,人民群眾評價是唯一標桿。為此,市直工委按照市委的要求,組織了137個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122個村黨組織,全面實施“百家組織共建謀發展、千位干部進村惠民生、萬名黨員幫扶促和諧”工程。一是創新分類結對模式,發揮各自職能特色。按照黨群部門結對“組織后進村”、經濟部門結對“經濟薄弱村”、農技部門結對“種養專業村”,政法部門結對“治安問題村”、交建部門結對“基礎落后村”,進行分類結對,充分發揮了市直單位的職能優勢。二是建立城鄉聯合黨委,由“結親戚”變成“一家人”。 針對過去城鄉黨組織聯系不緊、共建方式松散、共建成效不高等問題,采取“市直單位黨組織+村黨組織”形式,把“兩個親戚”整合成“一家人”,組建了122個聯合黨委,作為城鄉結對共建的牽頭抓總的“司令部”。為保證從制度機制層面實現共建工作的縱深長效發展,要求市直單位主要負責人任聯合黨委書記,聯合黨委 “一聯三年”,幫扶措施“一定三年”,共建工作“一干三年”,任務不完,班子不撤。同時,市直137個單位黨組織先后選派1200多名優秀機關干部深入農村,有的擔當駐村共建聯絡員,有的輪流駐村任職。其中50個單位黨組織還選派骨干年輕黨員到村任“第一書記”,為基層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隊。三是注重目標管理,使“油水關系”成為“魚水關系”。市委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工作會和推進會,調度“百千萬”工程進展情況。作為牽頭部門,市直工委在抓好日常指導、協調、聯絡、督辦工作的同時,從“基層組織共建、村級經濟共謀、產業發展共育、民生實事共為、基礎設施共建、城鄉資源共享、困難群眾共幫、難點難題共排、社會矛盾共解”九個方面明確“百千萬”工程任務,并分解量化為10類、24個具體指標,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同時,將“百千萬”工程任務作為機關黨的工作責任制、機關效能建設和“三級聯創”等年度考評的重要內容。一改過去“油水關系”結對,真正實現了“魚水關系”共建。

    截至目前,市直“百千萬”工程共結成 “一幫一、幾幫一”對子15937對,召開聯合黨委會議784次、建立各類制度 369項、共同過組織生活647次、上黨課230余次、受教育達 20萬人、開展信息宣傳咨詢189場次、受益達15余萬人、調研指導214次、慰問結對村困難黨員1.5萬人次、累計投入錢物共計3210余萬元、幫助新辦(擴大)了村級綜合養殖、油茶基地、大棚蔬菜、花卉苗圃、毛竹生產等集體經濟項目106個、協調項目資金近1億元、年收益預計近1.2億元、組建各類合作社179個,推動畜牧業示范養殖、農產品加工、農家樂休閑旅游等“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項目116個、投資規模近3億元、爭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5個,協調項目資金1980余萬元。這項工作也得到了上級黨委和組織部門的充分肯定,中組部《組工信息》、省委辦公廳《安徽信息·要情專報》專題介紹了結對共建“百千萬”工程的特色做法,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王炯同志還作了重要批示。省委督查室來我市專題調研結對共建“百千萬”工程開展情況。

    三、初步成效

    通過近幾年“建管用”深入推進,機關黨建各項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思想認識不斷提高,組織領導不斷加強。注重通過機關黨建工作抓管理帶隊伍促業務。注重機關黨組織班子建設,黨組織負責人都由單位黨員副職領導擔任。二是學習教育不斷深化,黨員素質不斷提高。堅持和完善理論學習制度和“三會一課”制度,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不斷提高思想和政治理論素質,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三是宗旨意識不斷強化,干群關系不斷密切。主動和結對共建村聯系、對接幫扶任務,擺正心態下基層、心系群眾去幫扶,深入體察基層黨員和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憂、所盼,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四是活動載體不斷創新,黨務業務不斷融合。積極研究、探索創新機關黨建服務幸福六安建設的方式方法,將黨建工作和自身業務職能有機結合,設計了不少目標明確、富有特色、操作性強、成效明顯的活動載體,使機關黨建工作實現了“虛功實做”,形成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良好態勢。

    四、思考體會

    在這幾年的“建管用”的工作實踐中,我們也深深體會到,機關黨組織和黨員隊伍要想建好、管好、用好,機關黨建工作真正發揮出應用的作用,就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圍繞中心抓黨建。 服務中心、推動發展是機關黨組織的第一要務。機關黨的工作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想什么、機關黨建就抓什么”的新思路,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使黨建工作與中心任務互相融合,同頻共振。二是夯實基層抓隊伍?!盎A不牢、地動山搖”這是我們黨的歷史經驗。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抓好黨員隊伍建設。要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為重點,建立健全隊伍建設長效機制,抓緊抓好黨員隊伍建設這一基礎工程。三是突出特色抓活動。人的生命在于運動,黨的生命在于活動。開展有效的黨組織活動是機關黨建工作強有力的“支撐點”和“抓手”,使機關黨的組織不斷充滿生機和活力。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