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陜西白河:開展“包聯幫促”活動 夯實群眾工作基礎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1日 13:3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3年初,白河縣在全縣范圍內啟動開展“包百村、聯萬戶、幫發展、促和諧”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活動,并將其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工作的重要載體,把參與調研工作的主體擴大到縣、鎮、村三級所有的黨員干部,把聯系服務群眾的方式由“重點聯系”拓展為“全面覆蓋”,建立形成黨員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新機制,扎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得廣大干部群眾的真誠歡迎,受到社會各個方面的廣泛贊譽。

    一、背景與動因

    黨的十八大召開后,白河縣委及時就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專題調研,在總結過去群眾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縣開展“包百村、聯萬戶、幫發展、促和諧”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活動,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原因:

    1、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白河縣轄12個鎮124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21萬,農村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86.6%,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從全縣面上看,城鄉二元結構尚未根本改變,城鄉發展仍然不夠均衡。特別在一些后高山村,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落后、公共服務缺乏、農民增收緩慢等問題還比較突出。解決這些問題,光靠鎮、村兩級的力量是解決不了的,必須借助城市的人才、資金、技術、信息資源,構筑以城帶鄉、以工補農、城鄉一體、聯動互促的發展格局。開展“包聯幫促”活動,能夠有效引導各級機關和黨員干部主動圍繞“三農”工作出主意、想辦法,破難題、闖新路,為農村發展增添活力;能夠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和組織優勢,整合各類資源,集中攻堅破難,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

    2、作為加強群眾工作、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有效載體。密切聯系群眾,是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礎環節。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改革開放縱深推進,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農村組織形式、社會結構和利益需求發生深刻變化,農民價值取向日趨多元,農民流動性日益增強等影響,社會管理的難度不斷加大,群眾工作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比如:部分黨員干部群眾觀念淡薄、宗旨意識不強;有的地方工作條件好了、路寬了、通訊發達了,群眾見干部卻更難了,導致上情下不去、下情上不來的現象;少數群眾對黨員干部有怨氣、不信任,導致農村矛盾大量增加,等等。這些問題對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推動白河科學發展提出了新挑戰,必須有效應對。開展“包聯幫促”活動,能夠引導各級黨員干部樹立群眾觀念、增強服務意識,在深入基層一線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中轉變作風,增進與群眾的感情,保持農村和諧穩定,進而增加群眾對各級黨委、政府的信任。

    3、作為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平、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有力抓手。近年來,白河縣各級黨組織緊扣基層基礎建設,深入開展“三級聯創”、黨員先進性教育、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等活動,認真落實村黨組織書記“一定三有”要求,大力開展村級黨組織“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班子、陣地、隊伍、機制建設,使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得到了明顯提高,但仍存在一些班子軟弱、發展落后、矛盾突出、問題較多的難點村。通過開展“包聯幫促”活動,使各級部門黨組織與包建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機關黨員干部與普通群眾交朋結友,打通城鄉黨建工作互聯互通的渠道,完善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機制,實現城市優勢黨建資源向農村的延伸對接,進一步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

    二、主要做法

    1、領導聯點示范。結合縣級領導聯鎮工作,全縣30名縣級領導干部負責指導聯系鎮開展“包聯幫促”活動,并在所聯系鎮確定一個村作為聯系點。由縣級領導帶隊,抽調部門和鎮干部,組成專門駐村工作組,進村入戶走訪群眾,深入解剖,開展調研活動。工作組人手一本《民情民意調查工作日志》,每月駐村時間不少于20天,每天的工作內容有記錄。駐村工作組對群眾反映的上學、就醫、就業、住房、產業及村組今后發展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和需求,逐一建立“民情工作臺帳”。通過聯鎮縣級領導深入鎮村進行調查研究、解決難題、督促檢查、具體指導,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探索路子、積累經驗、提供示范。

    2、部門包村共建。明確124個縣直部門、事業單位和鎮直單位包抓124個村,并落實了四項任務: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提升服務群眾能力;抓好“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著力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積極開展文化活動,倡導文明新風。各包建部門通過整合各類資源,落實幫扶措施,以“建設一個好班子,謀劃一個好思路,每年落實一個好項目(或辦一件實事好事),化解一批矛盾隱患,組織一次群眾性文體活動”為目標,每月至少到包建村開展一次聯系服務活動,并建立《村情信息檔案》。實行包村工作承諾制,將每年要幫扶的項目和要辦的實事好事向群眾公開承諾,接受監督?;顒娱_展以來,全縣各部門共承諾幫扶包建村完成黃姜、中藥材、烤煙等產業建設8200畝,修建連戶水泥路208公里,維修改造村級公路157公里,架設小型橋梁16座,完成飲水工程14個惠及560戶近2000人,預計投入幫扶資金將達到1000萬元。

    3、干部聯戶幫扶。明確了2790名縣、鎮、村干部聯系全縣48640戶農戶,落實了五項工作任務:宣講政策法規;開展調查研究;幫扶增收致富;辦好惠民實事;化解矛盾糾紛。在各村統一設置包村聯戶公示榜,為各戶張貼聯戶公示牌,發放民情聯系卡。聯戶干部重點幫扶生活困難家庭、留守兒童家庭、病災戶、孤寡老人、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具體做到“五個一”、“十到戶”,并形成“民情日志”?!拔鍌€一”即:至少每月與所聯農戶電話聯系一次,每季度到家走訪一次,每年幫助辦一件實事或解決一個生產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幫扶一名貧困學生,形成一份調研報告;“十到戶”即:宣傳政策法規到戶、落實惠民政策到戶、代辦證照審批到戶、指導產業技術到戶、化解矛盾糾紛到戶、排查安全隱患到戶、勸返輟學學生到戶、關愛留守兒童到戶、關懷空巢老人到戶、協理紅白喜事到戶。據初步統計,全縣2790名聯戶干部承諾為聯系戶辦實事好事2萬余件,重點幫扶生活困難家庭、留守兒童家庭、病災戶、孤寡老人、殘疾人、低收入家庭2892戶,提供幫扶資金近60萬元。

    4、加強考核管理。要求在活動中切實做到“五不準”,即:不準接受基層陪同和特殊接待;不準在基層單位報銷任何費用;不準收受任何禮品禮金;不準在工作期間打牌飲酒;不準弄虛作假、敷衍塞責??h上統一對摸排出的921件群眾所需所盼所怨和最突出的129件問題逐一建立臺賬,并落實了2820名領導和干部作為責任主體,負責整改落實。目前,全縣共落實改進措施1050條,已經整改562條。同時,縣上通過抽調專人組成督導組,對全縣124個部門2970名干部進村入戶開展活動情況進行督查指導,定期通報活動進展和整改落實情況。各鎮各部門活動開展情況同時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內容,將干部參與活動情況作為年度考核、評優樹模、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三、取得成效

    一是村情民意全面了解,服務職能更加明確。通過“包聯幫促”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活動,各級黨員干部發生了三個明顯變化:角色上由單純的管理型轉變為管理與服務并重型,找到了管理與服務的最佳結合點;思維方式上由過去群眾聽干部的轉變為干部聽群眾的;工作方法上由過去的被動應付群眾轉變為主動依靠和服務群眾。

    二是干部作風切實改進,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通過與群眾零距離接觸和交流,促使干部改變居高臨下的思想,擺正了主仆的位置,增強了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增進了與群眾的感情。

    三是黨員干部群眾同受教育,基層黨組織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尤其是一大批年輕干部在深入群眾中得到鍛煉,群眾在了解法律政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到了教育,活動拉近了黨組織和群眾的距離,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

    四是解決了一批問題,社會和諧穩定得到有力促進。堅持把解決群眾最現實生活問題作為切入點,為群眾解決了一大批實際困難,讓群眾親身體會到了活動帶來的實惠。

    四、幾點啟示

    1、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核心在于為群眾謀利益?!鞍搸痛佟被顒又允艿饺罕姎g迎,顯現旺盛的生命力,歸根結底在于讓群眾得到了實惠。只有始終實現、維護和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們的工作才能永葆生機活力。

    2、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關鍵在于轉變干部作風。 “包聯幫促”活動堅持讓干部深入群眾,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讓群眾監督干部、評判干部,倒逼干部轉變作風,以良好的作風贏得滿意票。作風是形象。只有轉變了作風,干部與群眾才能融為一體,黨委政府的各項工作才能贏得廣泛支持。

    3、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前提在于暢通民意渠道。通過開展“包聯幫促”活動,讓干部在群眾中間掌握他們的真實想法,各項工作堅持圍繞群眾需求去做,充分尊重群眾意愿,才能取得群眾支持,贏得工作主動。

    4、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支點在廣大農村?!鞍搸痛佟被顒右笏懈刹颗c聯戶對象保持經常性聯系,把聯系包扶的重點定為農民,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促進農民致富、改善農村環境、繁榮農村文化、維護農村穩定、加強基層組織等方面,這樣就奠定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