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云南彌渡:學好用活新條例 激活基層干部“一池春水”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1日 13: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背景與起因】

    由于條件差、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加之升遷機會渺茫,使得一些公務員不愿意呆在基層,不將心思用在工作上,有的破罐子破摔混日子,有的想盡一切辦法忙于個人升遷,導致一部分基層公務員宗旨服務意識不強,相應的也出現了一共性問題:“鄉鎮干部上班到崗點卯、下班回城走人,電話號令、遙控指揮,白天尋不見、晚上找不著”等,即鄉鎮干部“走讀”問題。彌渡縣有8個鄉鎮,其中,5個壩區鄉鎮,3個山區鄉鎮,山區鄉鎮因交通不便,干部職工大多數都住在鄉鎮,而5個壩區鄉鎮的干部職工由于交通便利,大多工作在鄉鎮,吃住卻在縣城。鄉鎮干部“走讀”給群眾辦事帶來不便,疏遠黨群干群關系,走壞形象,走散作風,走失民心,也對公務員的成長不利,更不利于國家公務運轉,與黨的群眾路線背道而馳。雖然經過多年的整治,但是,效果不明顯,干部職工也不當回事。問題就是導向,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學習貫徹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有利契機,云南彌渡縣堅持邊學邊查邊改,通過重視基層導向,打破基層干部晉升難現象,讓基層干部有為有位,激勵更多基層干部脫穎而出,切實讓在基層苦干的老實人干部不吃虧。并本著用條例統一思想、規范工作、解決問題的精神,立行立改,重拳出擊專項整治“走讀”問題,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為建設美麗幸福新彌渡提供基礎保障。

    【主要做法】

    一、干部選拔“向下看”,讓基層干部不吃虧

    (一)注重基層的導向。新條例明確指出,“應當樹立注重基層的導向”,這是我們工作的風向標。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卒伍?;鶎庸ぷ髯钚量?、條件最艱苦、情況最復雜,同時,基層也最磨練干部、錘煉干部、考驗干部。古語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經歷過基層,戰斗過一線,扎根自群眾,直面于矛盾的干部,才能經得起更大風浪的考驗。新條例重視基層的導向,勢必打破基層干部晉升“天花板”現象,讓基層干部有為有位,必將激勵更多千里馬脫穎而出,形成基層萬馬奔騰的態勢。

    (二)注重實干的導向?;鶎邮且怨ぷ鲗嵖儊碚f話的,干部選任更要注重實績。新條例指出“注重從基層選干部、選在基層干過的干部”,有效破解“基層上不去、機關下不來”的用人瓶頸,不僅給基層優秀干部打開了一扇窗,也為更多干部深入基層干事創業開了一扇門,更多的優秀人才必將凝聚在黨旗下,在基層的熔爐中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彌渡縣注重對基層干部的考核結果運用,把每年考核優秀的基層干部列入后備干部,先后從優秀基層干部選拔任用53人。在鄉鎮人民政府換屆時,突破身份限制,注重關心基層,關注艱苦一線崗位, 選拔了5名事業編制干部擔任副鄉鎮長。同時,合理使用各年齡段干部,把一大批優秀年輕干部安排到鄉鎮、艱苦崗位擔任領導職務。

    (三)注重公認的導向。新條例頒布后的系列組合拳表明了中央用鐵心硬手匡正選人用人風氣,著力營造吏治清明的政治生態,把選人用人置于“風清氣正陽光下”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新條例將“群眾公認度高”列為破格提拔的必備條件,將“群眾公認度不高”作為不得列為考察對象6種情形之首,更加接地氣,更加注重“群眾公認”的用人導向。對天天和群眾打交道的基層干部來說,無疑福音傳來、盼頭更大、干勁更足,群眾在選人用人方面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進一步擴大,選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眾滿意度切實提高,選人用人環境更加風清氣正。彌渡縣在干部考核提拔任用中注重民主評議,突出“群眾口碑”,采取領導評、基層群眾評、身邊同事評等評議方式,把擬提拔任用干部的“前途”交由群眾決定,真正把群眾公認的好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先后選拔任用了41名“群眾口碑”好,基層公認的好干部。

    二、用管結合,有效治理鄉鎮干部走讀現象

    (一)建章立制,讓鄉鎮干部“不能走”。注重用制度管人,出臺《關于整治鄉鎮干部“走讀”的暫行規定》,以“四個嚴格”確保鄉鎮干部扎根基層。一是嚴格落實鄉鎮干部首問負責制,鄉鎮黨委書記是治理干部走讀的第一責任人,對本鄉鎮干部管理負總責;二是嚴格執行夜間和節假日領導干部坐班制度,鄉鎮班子成員工作日內必須住鄉鎮值夜;三是嚴格實行雙休日、節假日輪流值班制度,保證鄉鎮工作正常運轉和方便群眾辦事;四嚴格考核制度,將干部住鄉鎮、請銷假、缺勤等情況納入干部年度考核。人崗脫離,貽誤工作,造成不良影響或產生嚴重后果的,當事人引咎辭職或責令辭職、免職。

    (二)改善條件,讓鄉鎮干部“不想走”。針對鄉鎮干部反映沒有宿舍、住不下來、生活不便、條件艱苦、沒有地方洗澡等方面的問題,我們著力從小事入手,讓鄉鎮干部有家感覺、有家溫暖。主要是三個著力:著力打造“安心”工程。整合資源力量,積極改善鄉鎮干部辦公、住宿和生活條件,目前,我縣8個鄉鎮全部解決鄉鎮干部住房問題,開辦了廉政食堂。著力豐富文化生活。每個鄉鎮配備了籃球場、圖書閱覽室、沐浴間、寬帶等設施,讓鄉鎮干部健身有場所、學習有地方、業余有去處。著力建設以“學談訪”為主要內容的“干部夜?!?。夜學:讓干部掌握理論政策;夜談:讓干部互通有無分析研究疑難雜癥;夜訪:讓干部進村入戶掌握民情實際解決問題?,F有鄉鎮機關干部325人,其中241人家住縣城,占74.2%,經過治理走讀后都實現了周一到周四住在鄉鎮。目前為止,325名鄉鎮干部利用下班后共走訪群眾1200多人次,幫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500多件;共開展夜學120多次;干部間開展夜談50多次,共分析解決研究疑難雜癥30多件。

    (三)強化督查,讓鄉鎮干部“不敢走”。做到三個強化:強化領導帶頭。通過落實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帶頭遵守紀律,對走讀傾向敢抓敢管,切實帶好隊伍。強化監督力度。通過完善鄉鎮干部信息庫建設,構建動態監督網絡,聘請監督員、開通監督舉報平臺等,對干部作風進行全方位監督。強化督促檢查。開展隨機調研、突擊查訪、電話查崗等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對頂風違紀的走讀干部進行處理,對問題嚴重的鄉鎮進行通報批評,因走讀給工作造成重大損失的追究相關領導的紀律責任。共開展明察暗訪483人次,對8個鄉鎮進行了明察暗訪,未發現違反規定的問題。

    【成效】

    一是轉變了干部作風?;顒娱_展以來,鄉鎮干部白天開展工作,晚上到群眾家中“夜談”、“夜訪”,帶政策進村、帶科技入戶、帶真情與群眾談心,大力宣傳各項惠農強農政策,認真聽取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把矛盾糾紛、信訪問題和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營造了坦誠相見、真幫互助的良好氛圍。通過與群眾交真心,幫群眾找路子想法子,為群眾辦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好事、難事。

    二是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鄉鎮干部把時間放在與群眾的相處上,把精力放在解決當地群眾反映的熱難點問題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著力解決一批群眾最期盼、最渴望解決住房難、行路難、致富難等重點難點問題,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長遠受益”,得到了群眾的好評和認可。紅巖鎮下村的群眾羅青平說:“以前到鎮上辦事,有時大老遠跑去,卻找不到人?,F在隨時都能找到人,辦事方便多了?!边€有,現在鄉鎮干部經常到村里來,看看這,問問那,擺擺“龍門陣”,老百姓有什么困難和想法,也愿意給鄉鎮干部講,鄉鎮安排什么工作,老百姓也都全力支持。

    三是提升了基層干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通過干部住村工作,一方面,向基層干部和群眾宣傳黨的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以及國家的法律、法規,對村民進行正確引導。另一方面,根據各類矛盾糾紛的情況,因地制宜制定了周密的調處化解方案?,F場能解決的當成解決,對現場一時解決不了的,進行登記造冊,并按屬地管理原則由掛點干部包案負責解決。全面準確掌握各類矛盾糾紛與安全隱患,摸清了村里的基本情況和群眾反映的主要問題。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和突出問題,進行全面梳理?;顒娱_展以來,全縣共化解信訪案件564件,調處矛盾糾紛178起,為群眾解決突出難題123個,進一步提升了干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促進了全縣的和諧穩定。

    四是為基層干部搭建了干事平臺。把基層和生產一線的干部作為培養選拔的重點,堅持在急難險重工作一線考察干部、在解決民生問題中識別干部、在項目建設中發現干部、在維護穩定中檢驗干部。近年來,彌渡縣在抗大旱保民生、農業產業發展、招商引資中等中心工作中,培養選拔了一批事業心強、作風過硬、實績突出的干部。

    【探討與評論】

    目前,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在肯定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不足,其中,鄉鎮干部“走讀”問題,不光脫離群眾,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其次導致作風不實,影響工作抓落實。同時,“走讀”又為一些干部工作浮在面上提供了土壤,導致日常工作一般號召多,深入實際具體指導少,使一些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無法有效地得到貫徹落實;再次是情況不清,影響一些苗頭性矛盾和問題的解決。由于鄉鎮干部時間和精力受到牽制,不下去搞調查、摸實情,不了解社情民意,久而久之,不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容易使農村一些矛盾逐步惡化。 由于農村工作時間緊、要求高、任務重、難度大,這勢必給鄉鎮干部帶來較大的工作壓力,必然要求鄉鎮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因此,在治理鄉鎮干部“走讀”問題的同時,各級黨組織必須對鄉鎮干部在生活上關懷、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在選人用人上,要按照“德才兼備、群眾公認、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使用人,適當傾向基層,使鄉鎮干部“不吃虧”,有盼頭,有望頭,有干頭。對優秀的鄉鎮干部,要給予大力宣傳表彰。同時,逐步建立鄉鎮干部獎勵基金,對表現優秀、政績突出的鄉鎮干部給予經濟獎勵。從而,不斷增強鄉鎮干部的工作熱情,逐步消除“走讀”現象。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