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河南大學:微博問黨,爭當新媒體時代黨建先鋒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1日 13:3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微博問黨案例簡介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支部V平臺”微博是河南大學黨委領導、歷史文化學院黨委實施的新媒體形式的黨建項目,是為貫徹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學習、服務、創新”基層黨組織建設而進行的高校創新性實踐。在組織建設上,該項目創建以學院黨委副書記引領、各學生支部統籌的“組織小組、編輯小組、宣傳小組、監督小組”建設隊伍,為微博問黨提供人才支撐。在結構建設上,微博和博客創設有豐富合理的板塊,如黨建思政、時政搶鮮、歷史思蘊、哈嘍河大、黨團一家親、考研尖兵班、就業指南針、群眾路線專題等,為微博問黨提供發展藍圖。在內容建設上,其注重原創性、即時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為微博問黨提供高質量信息源泉。在宣傳建設上,項目從“黨員內部宣傳、學生活動宣傳、新聞報道宣傳、黨建微博影響”四個方面健全宣傳渠道,為微博問黨提高人氣。在制度建設上,“監督、評議、獎懲”的三大管理制度,為微博問黨提供制度保障。

    微博問黨的創新所在,就是在內容上利用微博“原創”實現學生基層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主動性;在形式上利用微博“速度”實現學生基層黨建工作的即時性和實效性,利用微博“互動”實現學生基層黨建工作的平等性和參與性;在效果上利用微博“靈活”保證學生基層黨建工作的真實性和影響力;在意義上利用微博“開放”實現學生基層黨建工作的共享性和傳遞延續性。

    黨建微博在切實服務高校學生考研就業和成長成才方面特色突出,為“三型”黨組織建設提供了嶄新的平臺和載體。

    二、微博問黨的工作基礎及背景

    (一)具備客觀條件

    據調查,在學生中,筆記本或臺式電腦的擁有率高達85.6%,手機普及率高達100%,學生均表示除選擇使用電腦在固定地點上網外,還會通過手機等便攜設備移動上網。72.2%的青年學生承認并認可互聯網為自己日常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并有93.3%的學生已開通微博??梢?,學生群體中的上網已普遍普及,上網方式逐漸顯現出了多元化趨勢,已基本實現微博終端的全覆蓋,這為學生黨建微博模式提供了硬件基礎。

    (二)擁有主觀需求

    青年學生對于各類黨的知識和信息的需求較大,一方面雖已具備電腦、手機等獲取信息的手段,仍缺乏信息來源;另一方面,現有的黨校教學存在特定的覆蓋限制。微博憑借其被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恰好能為學生提供正確、及時的指導,建設和完善利于學生成長的優良網絡資源環境,增強政策的宣傳力度,實現黨校教學的不間斷性、內容的連續性,學生接受黨性教育機會的均等性、完整性和便捷性,進一步推進基層黨建工作。

    三、微博問黨的具體做法

    (一)組織建設——創建微博隊伍,完善微博黨建群落。

    此黨建微博為河南大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歷史文化學院黨委實行的基層黨建項目,由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主管,在各學生支部書記的統籌協調下,各支部組織委員和宣傳委員充分結合支部所在年級的團支部構建“組織小組、編輯小組、宣傳小組、監督小組”的“專人專責”微博建設團隊。

    在學院團委的總配合下,微博建設團隊全面協調各年級團支部積極參與和關注微博,目前支部微博已關注“全國黨建網、共青團中央、中國政府網、央視新聞、各大院系和學生社團”等幾百個微博,并將其分為了近二十個群落。其中既有著力黨建思政教育的“時政新聞、黨建團建”群落,又有聯系各大高校師生機構的“院系辦公、友情高校、學生社團”群落;既有便于師生互動的“名人老師、黨員同窗”群落,又有通過豐富微博內容以吸引學生關注的“哲理心境、趣味小站”等群落;既有落腳本地本學院特色的“歷史思蘊、古城印象”群落,又有面向學生考研就業實際需求的“考研第一線、就業風向標”群落。通過微博群聚方式,形成了黨建微博完整的聽眾群落布局。

    (二)結構建設——建立微博賬號,合理設置微博板塊。

    歷史文化學院首先在“本科學生一支部”建立了微博賬號試點項目,命名為“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生一支部”。后因影響廣泛、效果突出而拓展規模,普及到整個歷史文化學院,命名為“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支部V平臺”,搜索名稱即可查詢并關注。黨建微博頭像設計為向日葵,象征著高?;鶎狱h建工作乃是立足于祖國的花朵——向著黨的光輝茁壯成長的青年學生中。自身建設也如向日葵一般蒸蒸日上,具有勃發的生機與活力!

    此外,微博將整體黨建信息進行了板塊分類。板塊分類由“組織小組”牽頭,微博建設團隊共同商討設計。最初分為“黨建思政、時政搶鮮、歷史思蘊、哈嘍河大、哲語心境、天天晴雨、養生小站”等微話題。其中,“黨建思政”板塊旨在通過宣揚優秀黨員先進事跡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達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時政搶鮮”板塊實時更新最新時事新聞,以使學生黨團員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歷史思蘊”板塊充分結合歷史文化學院的學科教學特色,聯系學生一線學習生活;“哈嘍河大”板塊對河南大學發展動態、廣大社團活動等宣傳發布,增加學生母校榮譽情懷,擴大其信息獲取途徑;“哲語心境、天天晴雨、養生小站”等板塊則關心學生生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后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應互動過程中黨團員提出的建議,增設了“黨團一家親”板塊用以發布身邊黨員的優秀微博以增強互動性,團結黨團員同志,形成黨員幫扶團員、黨建帶動團建的良好態勢;“考研尖兵班”和“就業指南針”板塊則是為了滿足畢業年級學生的信息需求;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微博還開設了“群眾路線專題”板塊。

    在微博黨建的過程中,微博建設團隊也充分運用到新浪微博與博客可建立鏈接的有利條件,創建了附屬博客,作為微博的拓展和延伸,使微博更加多層次綜合化。而整體博文信息也分為“入黨導航、實事報道、政策宣傳、黨員話吧、黨史回顧、名著推薦、意見征詢”等板塊,另設有“黨員之窗”版面,充分宣傳和發揮黨員的表率模范作用。

    (三)內容建設——妥善管理微博板塊,注意微博的原創性、即時性、開放性和互動性。

    對于微博內容建設,我校歷史文化學院黨建微博充分響應中國共產黨關于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三型基層黨組織的號召,立足微博板塊設計,嚴把內容質量關,全面管理微博內容的發布。

    微博內容更新由微博建設團隊的“編輯小組”負責,借助特定的專題板塊,根據具體需要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形式對其進行編輯,確保了有關黨建工作的各類信息和活動安排得以直接發布。有針對性的發布開展黨建工作所需的信息和素材(如入黨申請書、入黨志愿書和思想匯報范本),幫助學生認識正確、規范的入黨知識,解決了學生面對海量信息卻無所適從的窘境;向學生提供內容多樣的學習材料和準確翔實的史實資料,指導廣大學生進行學習;搜索選擇針對相關事件的多方面評價,利用微博網頁鏈接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參考選擇,使學生能夠實時了解黨政建設新動態;定期發布黨校培訓信息和黨員發展信息,營造并完善學生成長的網絡環境,正確指導學生入黨,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

    (四)宣傳建設——健全微博宣傳渠道,擴大黨建覆蓋面和影響力。

    宣傳建設的主力軍是微博建設團隊中的“宣傳小組”,以“黨員內部宣傳、學生活動宣傳、新聞報道宣傳、黨建微博影響”四方面為主導。

    其一,微博以完整的黨建群落為宣傳推廣渠道,各學生支部黨團員之間的“互粉”、對微博的口耳相傳、微博群落的溝通互動,都在潛移默化中增加著黨建微博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其二,在活動宣傳方面,黨建附屬博客面向全體青年學生以及更廣闊的范圍發起了“原創博文征集”活動,分別在QQ空間、微信朋友圈、飛信同窗里得到廣泛宣傳,大多學生黨團員都紛紛來稿。優秀博文得以在博客“黨員話吧”等板塊實名發表,充分運用微博網絡資源,為學生們搭建起展示風采,自由討論的舞臺。其三,微博宣傳除各支部青年學生的齊心協力外,還結合學院團委學生會新聞部,在學院官方網站上發布新聞報道積極進行宣傳,吸引其他學院黨員、院校單位和學生社團的關注?!熬葡悴慌孪镒由睢?,宣傳的根源所在和微博的最大吸引力還是微博自身建設的高度。內容發布即時性、板塊分類豐富化等才是其擴大影響、奠定根基的制勝法寶。

    (五)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管理制度,確保項目高效有序開展。

    為確保微博的有序發展,歷史文化學院各黨支部決定設立“監督、評議、獎懲”三大制度,以黨建微博建設團隊中的“監督小組”為主導。其中,監督制度旨在檢查督促微博團隊其他職責小組成員是否認真為微博負責,履行黨員義務、督促學生黨團員自覺主動通過微博學習提高自身。評議制度則是微博建設團隊定期做自我總結,思考得失,規劃前景,并向黨組織匯報。獎懲制度則通過開展微博知識問答競賽、微博建設參與互動積分評比等活動對積極黨員做出表揚,以起到榜樣帶頭作用。通過以上三種制度,微博的運行將會有強有力的保障,此黨建項目的管理體制也得以健全。

    四、微博問黨的實踐成效與特色

    創建微博平臺推進支部建設是歷史文化學院黨建創新工作的特色項目,目前“微博黨建項目”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微博板塊建設、微博隊伍建設和板塊管理上基本實現了黨建工作的共享性、參與性、平等性和傳遞延續性、即時性、實效性以及針對性和主動性。在促進青年學生交流、增強青年學生時政關注度、加強學生黨員先進性建設等方面發揮了較好的效果。

    (一)組織建設——有效分工確保人盡其責,為微博的創新性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微博建設團隊各小組之間的分工合作,使得微博建設得以健康有序發展。團隊成員均為青年學生黨員,通過協調組織微博的有序運轉、獲取篩選并實時發布各類信息、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微博宣傳活動、監督檢驗師生盡職盡責情況,團隊的組織小組、編輯小組、宣傳小組、監督小組成員都一方面為學生基層黨建工作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務了廣大師生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也通過建立學生自治組織鍛煉了自身能力,升華個人責任擔當意識,深入領會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提高了黨性修養。

    (二)結構建設——合理框架確保有章可循,為微博的創新性發展提供宏偉藍圖。

    微博和博客的板塊分類以“學習、服務、創新”三位一體理念為出發點,板塊分類力爭科學全面。微博立足“黨建思政、時政搶鮮、黨團一家親、群眾路線專題”等板塊爭取緊密團結黨的領導,以實現“學習”的理念;又設立“哈嘍河大、哲語心境、天天晴雨、養生小站”等諸多板塊,努力貼近學生實際,以落實“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點?!熬蜆I指南針、考研尖兵班”板塊也充分突出“服務”理念,全心全意為高年級學生服務,歷史文化學院的考研率也居高不下,名列全校院系前茅。板塊分類由大家建言獻策集思廣益設計產生,并且實行動態化管理,極大的體現了微博黨建的“創新”特性。

    (三)內容建設——嚴格把關確保信息質量,為微博的創新性發展提供高質量源泉。

    內容建設與結構建設息息相關,微博博客的板塊分類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著其發布內容、發展方向和項目定位。為確保學生黨團員通過黨建微博這一途徑獲取信息的質量,微博和博客發布的內容都經過嚴格的把關。每一個板塊都有“編輯小組”分配專人負責更新工作?!氨O督小組”也會隨時接受學生群眾的意見建議,盡可能增強原創性、即時性、開放性和互動性。

    (四)宣傳建設——有力推廣確保廣泛覆蓋,為微博的創新性發展提供關注人氣。

    通過“黨員內部宣傳、支部活動宣傳、新聞報道宣傳、黨建微博影響”四方面的努力,“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支部V平臺”吸引了各青年學生黨團員、院校單位和學生社團的廣泛關注。截至到目前為止,黨建微博與其他院校辦公單位互粉率有了較高突破并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充分加強了各基層黨組織之間的溝通交流;與此同時,對黨建時政微博的關注也逐步完善,捕捉時事思政信息量保證在90%以上。歷史文化學院注冊新浪微博賬號的青年學生關注微博的比例也接近100%,入黨積極分子及其他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同志關注微博比例也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彼此之間的點贊、評論、@和轉發,更是大大通暢了交流溝通的渠道。

    (五)制度建設——嚴明條例確保制約督促,為微博的創新性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無規矩不成方圓”,創建微博平臺推進基層黨支部的建設工作,需要通過建立制度這一安全、有效、便捷的途徑進一步加強對基層支部學生的教育管理和監督,進一步完善開放的基層支部學生管理監督機制,推進學生支部黨員隊伍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

    五、微博問黨的研究與探討

    (一)推廣意義和應用前景

    微博加快了信息傳遞、加強了人際溝通,作為黨建工作的創新載體和平臺,在大學生黨建中具有重要的推廣意義和良好的應用前景。學生群體中已基本實現微博終端的全覆蓋,為學生黨建微博模式提供了硬件基礎;青年學生對于黨的各類知識和信息的需求較大,黨建微博創新思政教育載體,憑借其被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恰好為學生提供了正確、及時的引導,建設和完善了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優良網絡資源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在高校學生基層黨建工作中扮演著先鋒的角色,對學生黨建的深入拓展,黨建體系的創新與健全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黨建微博作為聯系青年學生的橋梁和紐帶,能夠促進青年學生交流,增強青年學生對時政的關注,在大學生黨建中具有重要的推廣意義和良好的應用前景。

    (二)現實存在的問題反思

    黨建微博從學生支部試點拓展至全院規模的時間尚短,一些活動和理念還沒來得及得到實行和完善,比如在如何實現微博性能的同時更好地推進學生支部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等方面還有待提升。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微博”是新媒體下黨建工作的必要平臺和載體,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我們也將繼續努力,通過安全、有效、便捷的微博問黨途徑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

    微博在加快信息傳遞、加強人際溝通的同時,也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進一步加強基層黨建,在歷史文化學院學生黨組織中創建黨建微博,實現微博問黨。希望通過這一黨建工作的創新載體和平臺,促進黨團員交流,增強青年學生對時政的關注,進一步加強黨組織和黨員先進性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