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淮安市清浦區:創建“五民”載體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0日 15: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大任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以此來指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边@一重要論述深刻表明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結合點與突破點。

    如何結合實際,找到服務基層、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最佳服務路徑和有效載體,江蘇省淮安市清浦區

    突出以“便民利民為民”為目的,以“民生民情民事”為主線,構建以“民事一本通、民生服務網、民情日記本、為民志愿隊、便民互助組”為主要內容的“五民”體系,通過“五民”服務活動的深入開展,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探索出干部主動作為、組織有責有為、黨群團結互助的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新路徑,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這一做法被省委研究室作為“全省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創新案例”供各級黨組織學習借鑒,省委書記羅志軍專門作出“結合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進行總結推廣宣傳”批示。中組部《組工信息》給予刊載。

    二、做法

    一是編制“民事一本通”,提供“心連心”服務指南。針對群眾遇事無頭緒、辦事無指南問題,對全區直接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111項服務事項進行梳理,編制“民事一本通”發放到全區農戶和居民家中。在“民事一本通”中,繪制民生服務事項辦理流程圖,明確受理條件、辦理流程、辦理時限等內容,讓服務流程更加清晰,解決群眾遇事“不知道怎么辦”的問題;制作服務聯系表,公開服務事項辦理單位以及鄉鎮(街道)、村(社區)工作電話和相關人員聯系方式等,解決群眾遇事“不知道找誰辦”的問題。目前,全區已發放“民事一本通” 3萬多本,并在區政府網站公布了“一本通”的電子版,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

    二是構建“民生服務網”,打造“點對點”服務平臺。針對群眾服務訴求受理不集中、回應辦理不及時的問題,創建集區民生信息管理平臺、區民生服務中心于一體的民生服務網絡。運用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客戶端等信息化媒介,對村(社區)、鄉鎮(街道)、區三級渠道收集的群眾訴求,在線梳理匯總,實現“一級錄入、三級知曉”。區民生服務中心將涉及民生方面的部門資源進行整合,按照“統一受理、分類交辦、集中服務、限時辦結”的原則,即時梳理交辦,使群眾的服務訴求能夠得到及時受理和快速處理。

    三是記錄“民情日記本”,開展“面對面”上門服務。深入開展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調研活動,鄉鎮(街道)、村(社區)干部走訪居民群眾,記錄民生民情日記。對收集到的群眾訴求,能夠辦理的及時辦理;一時難以辦理的提交黨群議事會集體研究會辦;對復雜重大問題,召開群眾聽證會,聽取多方意見建議,整合資源合力解決。今年以來,全區鄉鎮(街道)、村(社區)黨員干部共開展入戶走訪8300多人次,征求各類意見和建議1500多條,解決各類問題2800多個。

    四是組建“為民志愿隊”,實施 “一對一”專業服務。策應新形勢政府職能轉變、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重心下移的實際,積極培育發展各類社會組織,整合各種社會資源提供志愿服務,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做群眾工作和服務群眾的能力,使政府轉移的職能在基層得到較好地承接。將社會組織低償服務和志愿者無償服務有機融合,組建“為民服務團”,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特色服務。目前,全區共組建醫療救助、法律援助、水電家電維修、文藝宣傳等為民服務社會組織55個,為民服務隊560多支,參與服務人員2萬多名,開展各類服務活動2.9萬人次,打造了“小城大愛”、“星星點燈”等一批志愿服務品牌。

    五是成立“便民互助組”,創新“多對多”服務路徑。針對服務群眾主體單一、服務能力不強和黨組織提供服務較多、群眾自我服務較少等問題,按照“地域相近、輻射廣泛”的原則,以村民小組或居民小區為單位,選優培強黨員服務群眾業務骨干;以黨員業務骨干為核心,組織轄區黨員群眾成立鄰里糾紛調解、心理疏導、創業就業、困難幫扶、關愛青少年等各類便民互助組320多個,參與人員近2萬名,廣泛開展“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互助活動,著力構建 “一助多”、“多助一”、“多助多”的黨群互助新模式。

    三、成效

    通過構建“五民”服務載體,實現了服務群眾“全覆蓋”、聯系群眾“零距離”、為民辦事“全方位”,取得了群眾得實惠、干部轉作風、干群結深情、發展聚合力的良好社會效果。先后被中組部《組工信息》、《中國組織人事報》、《人民網》、《江蘇組工信息》、《黨的生活》、《淮安日報》、江蘇電視臺等20多家媒體報道,省委書記羅志軍、市委領導給予肯定并作出批示。

    一是服務群眾更加快捷高效。通過組織服務隊伍、搭建服務平臺、完善服務制度、健全服務保障,打通了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后一步路”,把改進作風的成效落實到“末梢神經”,保證群眾的訴求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答復。二是干部工作作風切實轉變。通過公開服務事項受理條件、辦理流程、辦結時限等內容,既達到了更好的服務群眾的目標,也倒逼廣大黨員干部在服務群眾過程中,必須接受群眾監督,切實轉變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決了服務工作中存在的拖拉懶散、暗箱操作、以權謀私等問題。三是服務群眾能力顯著提升。通過吸收社會力量,引導群眾自我服務,有效挖掘整合了各種服務資源,形成了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多方參與的服務機制,增強了服務合力,從而為廣大黨員群眾提供了更加全面、快速高效的服務。四是戰斗堡壘作用有效發揮。通過創建“五民”載體,基層黨組織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有了實實在在的抓手,融入群眾、貼心服務的作用有效提升;黨員干部帶頭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示范作用充分發揮,“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的主動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切實幫助基層解決了一批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樹立了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

    四、探討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抓好落實幫助基層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確?!拔迕瘛碧厣栈顒娱_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促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水平實現新的提升。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據實際效果和群眾反饋,繼續創新五民載體,幫助基層做好服務活動,加大對社會化服務的引導鼓勵,通過扶持、激勵等手段,吸引社會資源參與到村(社區)服務上,凝聚黨心民心,夯實基層組織。強化典型示范作用發揮。以“五民”載體中涌現的先進典型為標桿、為導向,堅持把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貫穿于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持續不斷地給教育實踐活動注入正能量。每年選擇3-4個典型村(社區)組織開展學習觀摩活動,總結提升“五民”服務經驗,積極探索“五民”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評比表彰激勵。在建立“五民”目標計劃、服務內容、檢查考評、督查通報、獎懲激勵一套完善工作機制的同時,每年要對開展“五民”特色服務中表現突出的組織和個人進行評比和表彰活動,充分發揮評選表彰活動的激勵推動作用,進一步提升黨員干部思想境界,推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国产av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