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四川眉山市深化拓展“掛包幫”活動,在全市推進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萬千百”行動,組織2.2萬名干部直接聯系服務7.1萬戶群眾家庭,3000名科級干部再聯系3000個村(居)民小組,300名市縣級干部同時聯系900個基層單位?;顒娱_展以來,廣大干部轉變作風、進村入戶,真情幫扶,受到廣大群眾的真心擁護。
一、產生背景
2010年全省“掛包幫”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在推進中敏銳發現了活動的一些差距不足。一是干部參與面較窄,一些亟需幫扶的基層單位和困難群眾,未能及時納入聯系幫扶范圍。二隨著“掛包幫”活動的持續推進,基層群眾已不再滿足于干部逢年過節的看望慰問和送點油米茶,他們更希望干部在其家庭發展走什么路、過什么樣的生活上進行長遠的規劃和幫扶。三是一些干部受社會上的不良思想影響,脫離群眾現象嚴重,存在身在群眾不懂群眾、說同一種方言無共同語言等問題。全市“掛包幫”活動和干部作風方面反映出來的問題和不足,都需要在更廣范圍、更深層面推進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暢通“三條渠道”,點對點聯系,面對面服務。堅持搭建平臺,暢通渠道,確保干群溝通零距離,推動干部直接聽民聲辦民事。一是干部和群眾認親結誼直接對接。全市機關干部,中省垂管單位中層以上干部,部隊和公辦學校、公立醫院班子成員均參與結對聯系。聯系對象涵蓋了全市所有鄉鎮(街道)、村(社區),以及困難群體和有一定影響力的群眾。各級干部與聯系對象逐一對接,全市共發放聯系卡29萬張,簽訂服務承諾書7.1萬份。二是領導干部手機和分工向群眾全面公開。通過報紙、網絡等媒體,定期向群眾公開市級領導干部、市級部門和區縣領導干部手機號碼和工作分工,做到24小時開機,有電必接,有求必應。三是多層次搭建干群聯系直通平臺。實行市縣鄉三級領導干部輪流接待群眾、村干部輪流坐班、領導干部定期接訪和信訪包案制度。辦好市、區縣長信箱和鄉鎮民情電話、信箱,在鄉鎮設置群眾工作辦公室,在村建立“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群眾服務站點。去年以來,全市各級干部下訪達15.6萬人次,為基層群眾解決問題4.2萬件。
(二)實施“三個結合”,個性化幫扶,整體式推進。堅持把直聯服務與推動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結合起來,既注重對群眾個體的幫扶,又注重整村整鄉幫扶。在聯系群眾上堅持以“三個一”為重點,實施個性化幫扶。各級干部向聯系戶承諾,每年為他們“辦一件實事、解一項疑難、落實一個幫扶項目”。全市梳理46個惠民項目編印成《惠民項目指南》,向每名干部發放。廣大干部深入基層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有針對性地實施個性化幫扶。截至目前,各級干部向困難群眾捐款捐物1億多元,提供小額擔保貸款4.4億元,協調解決就業4741人。在聯系基層單位上堅持以“五個一”為目標,實施整體式幫扶。各級各部門幫助聯系基層單位“找準一條發展路子、建強一個基層班子、培育一項主導產業、完善一批基礎設施、健全一套工作機制”。目前,共落實幫扶項目4328個,捐助和協調項目資金達5.5億元。
(三)推進“四個轉變”,幫助群眾規劃夢想,助圓夢想。今年初,市委針對去年以來開展的“萬千百”行動中,群眾更希望干部在其家庭發展走什么路、過什么樣的生活上進行長遠的規劃和幫扶的實際,作出開展“四個轉變”圓夢行動的決定,著力通過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幫助農民居民實現向城鎮居民、產業工人、三產經營(從業)者、現代農業業主轉變的夢想。一是全面調查,摸清群眾意愿。全市堅持鎮(鄉)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戶,全面開展農村居民“四個轉變”意愿大調查,全面摸清了161萬農村居民的“四個轉變”意愿。二是科學規劃,明晰轉變路徑。市委市政府成立“四個轉變”領導小組,由市級領導牽頭掛帥,有關單位負責、干部職工齊參與,逐村逐戶確定轉變方向、時間進度、分年度具體計劃和需要幫助的內容。三是分類幫扶,加快轉變步伐。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幫扶,廣泛采取開展非農就業培訓,幫助培育主導產業,提供幫扶項目資金、政策信息等方式,幫助農村群眾實現“四個轉變”夢想。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村居民轉變為城鎮居民7.8萬人,轉變為產業工人5.5萬人,轉變為三產經營者2.07萬人,轉變為現代農業業主878戶,全市半年實現城鎮化率提升1.5個百分點。
(三)健全“三大機制”,激發內動力,確保長效性。一是工作推進機制。成立由市委書記掛帥的領導小組,組建直接聯系服務群眾辦公室。市委每半年、區縣委和市級部門黨組黨委每季度聽取一次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具體問題。二是經常聯系機制。規定每5年為一個聯系周期,保持聯系關系相對穩定。建立黨員干部到聯系點過組織生活制度,要求單位、部門黨員與聯系單位黨員每年共同過組織生活不少于2次。要求市縣兩級干部每年下基層的時間不少于60天,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不少于10天。三是激勵保障機制。市委將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列為黨建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領導班子和干部考核述職的重要內容。市縣財政按照每名干部每年不少于500元的標準落實工作經費1000余萬元。
三、實踐啟示
一是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重在“直接”。唯有開辟與群眾聯系的直接通道,使干部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心貼心服務,才能真正做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惠民生,實現“感情零距離、溝通零距離、服務零障礙、權益零損害”。
二是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貴在“經?!?。不能刮一陣風,只有做到經常不間斷的聯系,常懷愛民之心、常思為民之策、常謀利民之事,才能始終保持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持續增進干部與群眾的直接感情。
三是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功在“持久”。聯系服務群眾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久之策,只有在機制上做到長期聯系、長效推進,讓干部經常受教育、群眾長期得實惠,才能不斷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