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三級聯動、重心下移”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是南平市委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適應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根據南平的實際情況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持續推動黨員干部改進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創新實踐。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中組部趙樂際部長在福建調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對此給予充分肯定。
一、產生背景
南平市地處福建北部,通稱“閩北”,是全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區域面積2.63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全市轄10個縣(市、區)、139個鄉鎮(街道)、1840個村(社區),有313萬人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市,也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市。針對群眾工作點多面廣線長實際情況,尤其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南平實際的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
1.“三級聯動、重心下移”工作機制,是貫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力舉措。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當前,我們黨內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等問題。而一些中青年干部缺少基層工作經驗和與群眾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經歷,缺乏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去年,在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中,福建省委領導提出市、縣兩級雖然安排在第二批開展活動,但不能等、不能看,能做的要先做,能改的要先改,使作風有一個大的改變的明確要求,構建一套求實效、管長遠的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打好基礎、布好局、做好準備。
2.“三級聯動、重心下移”工作機制,是改進工作作風的有效載體。近年來,我市相繼探索了下派干部制度、“六要”群眾工作法、“我與百姓拉家?!被顒?、“鄉鎮干部駐村服務”、“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不少具有南平特色的新亮點、新載體、新機制,推動了黨的群眾路線在我市的生動實踐。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如何更加有效地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推動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由點及面、由階段性向長期性、由解決個體問題到提供綜合服務的轉變,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新任務、新使命?!叭壜搫?、重心下移”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就是在整合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融合完善提升,形成“三級聯動、上下貫通、系統傳導、服務到村”的工作機制,促使黨員干部在深入群眾中改進工作作風,在聯系服務群眾中提升能力水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密切干群關系。
3.“三級聯動、重心下移”工作機制,是直接服務群眾的有效手段。夯實基層基礎的關鍵在農村,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重點也是在農村。作為閩北山區,當前我市農村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空心村”現象明顯,許多村尤其是偏遠鄉村青壯年群眾基本外出務工或經商,涌入城區或發達地區務工謀生,他們是農村群眾的主體。農村的一系列變化,帶來了群眾需求的轉向,群眾對發展綠色經濟、生態保護、增收致富、信訪維穩、民生改善、社會保障、技能培訓等方面的需求較為迫切。推進“三級聯動、重心下移”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就是要順應基層群眾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求,把服務的主陣地前移到村,前移到群眾集中的城市社區,前移到群眾所至的發達地區,將問題一個一個解決,把實事一件一件辦理,真正把服務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二、做法特點
推行“三級聯動、重心下移”,即明確市、縣、鄉三個層級在聯系服務群眾中的重點任務;進一步打造三級聯動、上下暢通、服務到村的平臺;通過制定各項措施保障,從而推進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務下傾,推動干部下基層服務由點及面、由階段性向長期性、由解決個體問題到提供綜合服務的轉變。
1.在機制運作上實行“三級聯動”。一是明確三級職責。根據市縣鄉的不同層級特點,明確各自主要職責和重點任務。市級突出把方向、抓重點,加強統籌引領,幫助縣鄉解決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縣級重點是建立面向基層的服務平臺,幫助鄉村解決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鄉級著重建立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機制,面向群眾提供公共服務。二是暢通傳導系統。自上而下的傳導,推動上級的決策部署和政策及時宣傳貫徹到農村基層;自下而上的傳導,按“鄉梳理、縣研處、市統籌”的機制,切實幫助解決基層群眾反映的問題。三是構建服務平臺。按照“鄉代理、縣辦理、市服務管理”的要求,依托市、縣行政服務中心、鄉鎮便民服務中心三個層級互動聯通的服務平臺,并將觸角延伸到村,在村級設立受理點,實行“一站式”服務。
2.在制度完善上突出駐村蹲點。主要是對鄉鎮干部駐村蹲點職責任務、工作方式、機制保障予以進一步明確,讓干部“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在工作目標上,駐村干部主要是指導組織村兩委“找好一條路子、帶好一支隊伍、建好一套制度、打好一個基礎”。在駐村方式上,堅持因事選人、人崗相適,實行1人包1村,每年住村不少于3個月,農戶家住宿,吃派飯并按標準交伙食費,深入農戶晝訪夜談拉家常,與群眾真心交朋友,把上級的政策和部署向下傳導到基層,把社情民意和群眾需求及時向上反映。在導向激勵上,對駐村干部實行臺賬管理,與評先評優掛鉤,作風過硬、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不論年齡身份,符合干部選拔任用條例的予以重用。
3.在方法創新上著眼解決問題。一是深化“六要”群眾工作法,著重解決村兩委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問題,堅持“村里的事村黨組織要引領,村民要知道、要參與、要做主、要監督、要滿意”,把黨的領導與依法辦事、村民自治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村級組織的公信力和凝聚力。二是開展“我與百姓拉家?!被顒?,著重解決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鄉鎮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問題,干部經常性深入基層接地氣,真正把民情了解好、政策宣傳好、群眾服務好、矛盾化解好、基層組織鞏固好、重點工作落實好。三是全面推行“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著重解決便捷高效為民服務問題。干部免費全程幫助群眾代辦戶籍登記、林權登記、農村宅基地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
4、在服務發展上破解重點難點。鄉村兩級工作的重點就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簡單說就是要解決好“宜居宜業”的問題。服務發展最關鍵的是要有龍頭帶動,通過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幫助農民解決種苗、技術、品牌、銷售等各環節問題。服務發展最迫切的是解決生產要素問題,就是要解決農村目前存在的土地、融資等突出問題,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服務發展最核心的是要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導支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發展,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農業領域,推動自然人農業向法人農業轉變,解決“誰來種地”和“怎么種好地”問題,促進農民多渠道增收。
三、主要成效
“三級聯動、重心下移”機制實施以來,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得到社會各界和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中組部趙樂際部長在福建調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對此給予充分肯定,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省委副書記于偉國、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姜信治等領導分別作出批示,福建省委教育實踐活動辦也充分肯定這一做法,認為這一機制有四個特點:一是有各方共識,二是有實踐基礎,三是有創新創造,四是有實際成效,相信堅持數年,必有大的成效?!度嗣袢請蟆?、《新華每日電訊》、《中國組織人事報》及省內眾多媒體也作了深入報道。
一是拉近了距離,拉實了基礎。廣大基層干部通過沉到基層接地氣,用群眾的語言平等交流,與群眾真心交朋友,既解決了以往干部下基層難深入、與群眾交往難的問題,也搭起了干群之間的“連心橋”,群眾與黨員干部的感情更近了,與黨委政府的隔閡更小了。順昌縣洋口鎮將軍村駐村干部黃友基,通過駐村深得群眾信賴,該村的黃陳生老人常將存折交給黃友基,讓其幫忙到信用社取錢,“友基啊,比親戚還親,我就相信他!”。據統計,全市已有5.99萬名干部下基層,共建立聯系點3.6萬個,收集意見建議5.92萬條,化解矛盾糾紛1.16萬件,辦好事實事4.32萬個?;鶎狱h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2013年南平市先進黨組織鞏固率、一般黨組織提升率、后進黨組織轉化率全面提升,全部達到100%。
二是轉變了作風,方便了群眾。通過駐村服務,提升了黨員干部對“宗旨是什么”、“群眾盼什么”、“我要干什么”的認識和自覺,錘煉了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大多數黨員干部能夠積極對接基層需求和群眾關切,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幫助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從深層次解決一些農村基層干部宗旨意識淡薄、服務群眾能力不足的問題。松溪縣駐村干部騎單車走村入戶、 田間地頭聽民聲。溪東鄉古弄村63歲村民楊方賜說:“現在田坎路邊經常能看到騎車的干部,村民繳電費、買化肥和種子可以托他們代辦,鄉里鄉親有了矛盾糾紛,他們也會幫忙調解。這樣的干部我們歡迎?!?/p>
三是化解了矛盾,增進了和諧。通過駐村和密切干群關系,一些老問題和新矛盾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浦城縣仙陽鎮殿基村地處榮華山產業組團,征遷任務繁重,駐村干部和村黨支部充分運用“六要”群眾工作法、深入開展拉家?;顒?,有效破解征地拆遷難題,全村被征用土地2200畝,1600多人無一人因征地拆遷上訪,群眾對征遷工作的測評滿意率達100%。2013年,全市實現了信訪總量、治安案件“兩降”:全市信訪總量比降25.29%,其中,到省集體上訪批次和人數分別比降41.03%、36.45%;全市治安案件比降7.22%。綜治“三率”全面提高,綜治考評躍居全省第一。
四是推動了發展,促進了增收。廣大黨員干部通過駐村蹲點,緊緊圍繞綠色發展、強村富民、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帶著任務、帶著措施、帶著辦法下去,有力推動了工作落實,促進了農村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比如武夷山市南源嶺村,村黨組織引領農民共同發展家庭旅館,既壯大了村財收入,也帶動了群眾增收。2013年全市1630個行政村村集體總收入75998萬元,平均每個村收入46.62萬元,比增9.5%,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增12.8%,位列全省前列,大大超過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全市涌現出了建陽考亭、浦城雙同、政和東峰、松溪劉源等一批宜居宜業的優美新村典型。
五是提升了能力,歷練了干部?!叭壜搫?、重心下移”工作機制,明確市、縣、鄉三個層級聯系服務群眾的重點任務,并將各級黨員干部進村入戶,服務群眾也納入考核目標,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農民家里、田間地頭,與群眾打成一片,深入了解基層情況,幫助解決基層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掌握正確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學會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組織協調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基層干部。邵武市水北鎮龍斗村駐村干部鄧敏元說,通過進村入戶,學到了很多做群眾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也鍛煉了自己的溝通能力。
四、幾點啟示
南平市推行“三級聯動、重心下移”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適應形勢發展,在內容形式、方法機制上創新完善,使群眾工作煥發出旺盛生機和活力,對于建立機關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具有重要啟示。
(一)必須堅持執政為民這一理念。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準繩?!叭壜搫?、重心下移”工作機制,立足為民,著眼解決問題,不斷創新服務方式,使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有載體,深入群眾有平臺,服務群眾有渠道。通過十萬余次拉家常,幾十萬余場次政策宣傳,上百萬余件難事實事辦理,讓廣大群眾受益。實踐證明:只有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觀、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觀,增強宗旨意識,站穩群眾立場,把執政為民的理念銘刻在黨員干部心里,才能解決好 “為了誰”、“依靠誰” 、“我是誰”的問題。
(二)必須突出推動發展這一主題。推進南平綠色發展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第一要務,南平市緊緊圍繞全市發展大局和工作中心來設計和推進踐行群眾路線的活動載體,特別是把“六要”群眾工作法、“我與百姓拉家?!被顒?、“鄉鎮干部駐村服務”、“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等做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結合起來,真正使之成為實現南平“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抓手。實踐證明,群眾工作只有與黨的中心工作高度對接、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與全面深化改革、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緊密結合,才能發揮作用,南平的綠色發展才有堅強保證。
(三)必須把握轉變作風這一根本。深入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叭壜搫?、重心下移”工作機制有效解決了機關干部脫離基層、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問題。在摸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引導黨員干部深入一線,使干部深入基層的過程,成為錘煉作風、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過程。實踐證明,只有把轉變作風和解決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善始善終,善做善成,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才能實現基層干群關系不斷改善,黨和政府形象不斷提升的目的。
(四)必須抓住強基固本這一關鍵?;鶎咏M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針對當前農村基層存在的傳導脫節、干部服務水平不高、脫貧增收、鄉村信訪多發等問題,推進市、縣、鄉“三級聯動、重心下移”,推動力量下沉、服務下傾,推動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基層黨組織互動聯動,夯實基層基礎,較好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拓展了黨的工作層面,放大了黨的組織功能,增強了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堡壘作用,直接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這也是“三級聯動、重心下移”工作機制不斷向縱深推進,并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