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縣地處豫鄂兩省交界處,被譽為友蘭故里、梔子之鄉、石油之城、新型鎳都,全縣轄19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產業集聚區,人口143萬。近年來,唐河縣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突出建設富強、人文、美麗、和諧新唐河這一主題,不斷完善干部考核評價辦法,努力打造了一支“說實話、辦實事、出實招、求實效”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一、背景與起因
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考準考實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科學發展業績、不斷推進干部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重要途徑。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對促進領導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至關重要。這對新形勢下加強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組織部門只有進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樹立正確用人導向、選準用好干部,才能引導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不斷提高領導和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近年來,唐河縣把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作為一個重大課題,積極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以“常委帶隊考核、百分制量化考核、一把手日??己恕睘橹饕獌热莸目己宿k法。
二、做法與經過
1、實行縣委常委帶隊考核,進一步提升考評的權威性。由縣委常委擔任考核組長,對全縣年度工作進行考核?;咀龇ㄊ牵嚎h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年度考核工作,明確提出“六個必須”要求,即必須親自到被考核單位作動員講話;必須與被考核單位的領導班子成員逐一座談,聽取情況;必須親自參與指導和監督民主測評及民主推薦副鄉科級后備干部工作;必須在考核組討論后形成的考核材料上簽名;必須親自帶隊逐單位、逐人反饋考核情況,指出特點和不足;必須對民主測評中得不稱職票超過15%的干部進行誡勉談話。
2、實行百分制量化考核,進一步提升考評的科學性。制定了《唐河縣鄉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暫行辦法》,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年終考核。通過實績考評和群眾評議,進行定量考核和定性分析,完善“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選人用人機制,實現干部能力和崗位要求最佳組合,達到考準考實的目的,提高了考評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一是結合實際,劃類分組。對鄉鎮(街道)領導班子分三組進行考核,突出重點工作的權重分配,吸收運用縣委縣政府目標管理部門的考核結果,建立紀檢、組織、發展改革、審計等部門工作實績聯審制度。在縣直部門考核上,劃分六個類別(黨群部門和人大、政協機關;經濟協調與發展部門;流通及經營管理部門;城市建設管理與發展部門;政務和社會事務發展部門;政法機關與社會監督管理部門),將考核對象劃分為“領導班子、領導班子正職、領導班子副職”三個層次。根據縣委中心工作的轉變,在實績考核中及時調整考核指標,采取縣委領導和全縣單位一把手參與的觀摩評比的方式進行,力求干部考核體系日趨完善。二是橫向對比,縱向延伸。鄉鎮黨政正、副職和縣直單位正、副職等分四個層次評價,正職領導干部側重于駕馭全局、科學決策、識人用人和應對復雜局面等方面,副職領導干部側重于配合意識、責任意識、敬業意識、能否勝任分管工作等方面。按工作實績、社會公認度、個人德行測評分數高低,評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其中,個人德行分15項評價指標,量化為10分。領導干部考核分達90分以上的方具備評為“優秀”等次,考核得分低于60分的原則上確定為“不稱職”等次。三是定性定量,綜合分析。采取述職、民主測評、個別談話以及查閱資料、實地查看等方法進行考核評價,分出“好、中、差”班子三個檔次,報縣委進行總體評價和分析。把縣處級領導干部、縣委全委(擴大)會評價、單位大會民意測評量化計分為40分,同時,安排更多關聯度高、知情度深、代表性強的干部群眾、“兩代表一委員”參與民主測評,努力克服傳統考核評價辦法以領導、中層干部替代群眾公認、造成民意失真的問題。
3、實行一把手日??己?,進一步提升考評的導向性。出臺了《唐河縣鄉科級單位黨政正職日??己宿k法》,突出對鄉鎮街道、縣直單位“一把手”日??己?,及時了解和掌握工作運行狀況,改進和完善考察方式,激發“一把手”帶頭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內生活力,為推動唐河經濟社會快速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具體措施是:考核范圍包括鄉鎮街道正職、縣直單位正職,在本單位任職一年以上??己藘热輦戎攸h政正職履行崗位職責和在落實工作任務過程中努力的程度、發揮的作用、取得的成效,了解德、能、勤、績、廉、學等方面日常表現及干部“八小時以外”生活情況和社交情況。一是類別劃分??h直單位和垂直部門按承擔縣委、縣政府年度工作目標任務的輕重以及工作職能與性質劃分,縣直單位分為(A、B)二組,垂直單位分為(A、B) 二組,鄉鎮街道、產業集聚區根據年度市縣統計部門對鄉鎮街道綜合經濟實力排序分為(A、B、C)三組。二是測評方式??己藴y評在縣委組織的領導干部大會上進行,黨政正職按綜合表現分優秀、落后兩個層次,采取署名方式進行民主測評。同時,隨機對鄉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人大主席(主任)一并測評。三是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直接運用到“一把手”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等各個環節,增強干部考核的導向性,讓“上”的人服眾、“下”的人服氣,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
4、建立鄉科級干部考學制度,進一步提高考評的全面性。規定學分分配和計分辦法,對取得的學分實行登記和審核管理。一是明確學習內容,根據中央、省、市委干部培訓計劃和縣域實際,選定一定的學習教材分發到每一位科級干部手中。二是組織考試,每年分兩次組織科級干部進行文化考試和理論測試,將考試成績計入考學總成績。三是個人“述學”與群眾“評學”相結合。
三、成效與反響
注重考核結果的反饋和運用,增強了干部活力,凸顯良好效果。實行常委帶隊考核:一是體現了黨管干部的原則。每位常委通過和基層干部零距離接觸,傾聽群眾真實反映,全面了解干部現狀,及時發現存在問題,特別在縣委集體討論干部調整配備方案時,所有常委都能掌握情況,充分發表意見,形成共識,達成統一,充分發揮了縣委班子成員識人用人的作用,擴大了干部選拔任用中的民主,提高了選人用人公信度。二是破解了考核難題。干部對縣委考核組信任,敢于并愿意說真話、講實情,民情民意得到發揮。三是調動了干部工作積極性,對后進干部也是極大的促進。實行年度百分制考核:對在各項排序中名次靠前的人員,大膽提拔或平級調整到重要崗位,進行重點培養鍛煉;受職位限制不能在職務上提拔或平調重用的,交流到一些大的鄉鎮、單位或經濟重鎮、縣直重要部門工作;對于名次靠后的干部,年齡大有退坡思想的,果斷讓其退出領導崗位;現職崗位工作的,平級調整到其他同個人特點、能力相適應的單位或崗位安排工作;屬于個人能力因素的,調整到二線崗位或改任非領導職務。實行單位一把手日??己耍荷钊敕治鲆话咽謨炐闩c落后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水平??h委組織部對每組排序落后進行了解,根據問題的癥結,強化整改,社會形象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同時,測評結果作為單位干部使用、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切實發揮了單位一把手的表率作用。
四、探索與評論
工作實踐中,有以下難點:一是實績考核難量化。對干部的工作定性容易、定量難。二是民主測評難較真。上下級之間、同級之間考核測評,容易使相互形成“利益共同體”,不僅導致考核結果失真失實,而且助長“好人主義”。三是工作實績考核與社會公認度測評的銜接不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