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g08gg"></li>
<li id="g08gg"></li>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able id="g08gg"></table></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rt id="g08gg"></rt></tt>
  • <tt id="g08gg"></tt>
    <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li id="g08gg"></li>
  • <li id="g08gg"></li><li id="g08gg"><tt id="g08gg"></tt></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把黨的“好聲音”傳遍基層——福建平和縣探索推行“微型黨課”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0日 15: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為探索創新新時期、新形勢下黨員教育模式,平和縣著力在增強黨課吸引力上下功夫,通過創設“微型黨課”這一短小、靈活、實用的教育培訓載體,較好地激發了黨員群眾參與黨性教育熱情,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有效增強了培訓實效。這一創新舉措,被漳州市委組織部列為2012年組織工作創新項目,其經驗分別在中組部《黨員教育通訊》、《福建信息》、《福建日報》、《福建組工信息》、《漳州信息》、《漳州組工信息》等登載推廣。

    一、推行“微型黨課”教育新模式的背景和起因

    在新的形勢下,傳統黨課教育的弊端愈發突出,表現為“形式老化、功能虛化、功效弱化”,即黨課互動性不強,講課者高高在上,注重灌輸,聽課者被動接受,缺乏互動交流;吸引力不強,內容貧乏枯燥;實用性不強,“說教式”黨課教育很難引起聽者的共鳴。這樣的黨課教育是很難以適應黨員現實需要的。對此,平和縣在的黨員教育工作實踐中,為破解農村黨員實用技術培訓需求熱、黨性教育需求冷和參加“三會一課”熱情不高等問題, 平和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從2011年開始每年通過“賽課”活動篩選優秀黨課,組建宣講團,采取“微型黨課+技能培訓”的“套餐式”培訓方法,使農村黨員學習培訓機會更多、名師名家進村更多、學習內容更實用、培訓方法更靈活。隨著微型黨課的不斷推廣,平和縣也不斷對這個黨課新模式的形式、內容、組織以及實際效果等進行及時的經驗總結和探索、完善,注重進一步發揮“微型黨課”貼近農民、貼近生活、貼近需求的優勢,積極創設“微型黨課”放大品牌效應的有效載體,采取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黨的“好聲音”傳進千家萬戶,擴大了黨員教育覆蓋面,增強了黨員干部教育實效。

    二、推行“微型黨課”教育新模式的做法和成效

    1、三大優勢增引力,使黨課教育由冷變熱。與傳統黨員教育模式相比,“微型黨課”具有創新性、針對性、靈活性三大優勢,能有效提高黨課的吸引力。一是內容形式上具有創新性。 “微型黨課”具有短、小、精、新四個方面的鮮明特征?!岸獭奔词谡n時間短,一般不超過20分鐘,避免學員“聽覺疲勞”?!靶 奔词谡n主體小,把普通黨員推上講臺;授課范圍小,以黨支部或黨小組為單位?!熬奔匆孕∫姶?,見微知著,做到內容精煉、觀點精到、形式精彩?!靶隆奔词谡n方式新,吸收“互動式”、“案例式”教學經驗,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達到互相啟發、教學相長的目的。二是題材選擇上具有針對性。根據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黨課題材。如在2012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中,開設《重溫入黨誓詞、再學黨章、做合格黨員》等專題,助力村級組織和諧換屆;在項目征遷工作中,開設《門口前的大項目,咱要“顧條條”》等閩南語授課專題,用通俗易懂的本地話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增強農村黨員的大局意識、發展意識;在信訪上訪比較集中的村,開設《黨員不能參與群體性上訪》等專題,增強黨員帶頭維護農村和諧穩定、自覺遵紀守法觀念。三是組織實施上具有靈活性。將每年度優秀“微型黨課”編入次年“菜單”,以文件的形式下發,供農村基層黨員群眾“點單”?!安藛巍崩锏募扔行v黨史黨章、政策法規等方面內容的“主菜”,又能靈活選送搭配蜜柚、茶葉、蔬菜關鍵生產季節管理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方面內容的“輔菜”。通過采取“微型黨課+技能培訓”模式,實施“捆綁培訓”,滿足黨員群眾多種“胃口”,幫助廣大農村黨員群眾學理論、長知識、增技能。

    2、三道工序精打造,促黨課教育提質增效。通過“賽課、評課、送課”三道工序,精心打造精品“微型黨課”,不斷提高“微型黨課”質量和實效。一是好中選優,組織賽課活動推精品??h委組織部聯合縣委黨校每年率先舉行“微型黨課”授課擂臺賽,示范帶動全縣黨員干部參加全縣“微型黨課”授課比賽。邀請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有關專家領導擔任進行評審,經過初賽、決賽等環節層層篩選,每年評選出“十佳微型黨課”和10個“優秀微型黨課”精品課程。二是反復打磨,建立評課機制提質量。在每屆比賽結束后,召開高規格的“微型黨課”授課研討會,通過教員自評、聽眾參評、專家定評等多種形式對“微型黨課”課程進行公評眾議。教員自評,即由授課者對自己的選題思路、課前準備和臨場表現情況進行通過自評自省,查找不足;聽眾參評,即下發授課情況測評表,由前來旁聽觀摩的黨員干部從“局外人”的視角進行客觀評價;專家定評,即邀請專家領導對授課者進行輔導式綜合把關評定,并提出改進意見。通過反復打磨,力促“精品黨課”不斷優化完善。三是圍繞中心,豐富送課內容增實效。把精心選育的“微型黨課”資源與全縣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切實做到既豐富課題內容,又增強教育實效。如圍繞平和琯溪蜜柚產業等農業發展需要,注重加深黨員群眾對兩年來中央一號文件有關惠農政策的理解;圍繞項目建設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從講黨性、講大局、講奉獻、講紀律和陽光作業、和諧征遷的角度送上專題黨課,為化解矛盾、推進工作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圍繞保持黨員先進性、純潔性建設,以推行“開放式”民主生活會為載體,在會前增設“微型黨課”教育,促使黨員領導干部放下思想包袱,開展高質量的思想交鋒;圍繞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方法步驟和黨的群眾路線的內涵、要求等講透徹、講明白。

    3、三創載體強推進,讓黨課教育遍地開花。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強力推行“微型黨課”深入基層,不斷擴大“微型黨課”教育培訓品牌影響力和成果。一是擂臺選將,組建隊伍。注重從選拔出優秀的授課教師入手,進行“賽場選將”。從2011年起,連續舉辦3屆“微型黨課”授課比賽,參賽黨員從第一屆的60多人增加到第三屆的180多人,規模不斷擴大。經過激烈的初賽、決賽,層層篩選,最終從全縣參賽選手獲獎選手和黨校教師中選拔優秀授課教師組成了宣講團。在此基礎上,從縣直涉農部門中挑選部分理論水平高、有專業技能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經驗的黨員干部組成“微型黨課”輔導員隊伍,為開展宣講活動提供強大師資保障。二是見縫插針,靈活運用。發揮“微型黨課”的靈活性高和操作性強的優勢,采取專題學習或見縫插針式學習。2012年開展“微型黨課”上山下鄉進百村活動,推進農村黨員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2013年開展宣講黨的十八大精神微型黨課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五進”活動,推進十八大精神深入人心;2014年開展以踐行群眾路線為主題的“微型黨課下基層、聯系群眾促發展”宣講活動,提高基層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三是以點帶面,力求覆蓋。堅持“重點宣講,力求覆蓋”原則,把鄉鎮直機關黨員干部職工和村級組織后進村、經濟薄弱村、維穩重點村和計生落后村黨員干部群眾,縣城所在地的重點社區、重點學校、重點企業黨員干部職工,縣直系統黨委和有下屬單位的部門的黨員干部職工列為縣委宣講團重點宣講對象。其余單位由各基層黨委自行組織宣講,逐步覆蓋到全縣各個基層黨支部。三年來,全縣共開展微型黨課357期,參訓人員達32616人次,其中黨員19387人,覆蓋率達93.5%。

    三、推行“微型黨課”教育新模式的經驗和啟示

    從三年來平和縣推行“微型黨課”教育培訓新模式的實踐情況來看,這一模式確實是一項務實管用、行之有效,深受基層黨員群眾歡迎的黨性教育培訓工作機制,為新形勢下抓好黨員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借鑒。

    1、要緊貼實際,科學設置內容,確保教育培訓的針對性。當前,農村基層黨員有“四盼”,即盼學習培訓機會更多、盼名師名家進村更多、盼學習內容更實用、盼培訓方法更靈活。因此,在教學內容設置上必須緊貼實際、對癥下藥,才能抓住基層黨員的心,激發黨員參加黨課教育的熱情。要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貫穿教育培訓全過程,及時讓最新理論成果進入教育、進入課堂,有效幫助黨員干部學習新理論、增長新知識。要準確把握黨員群體對教學內容的需求,按照“缺什么就補什么”、“想學什么就安排什么”的原則,進一步豐富培訓內容,滿足黨員干部培訓個性化、多樣化需要。

    2、要上下聯動,有效整合資源,確保教育培訓的系統性。平和縣“微型黨課”教育新模式是以各級黨組織為主導,整合相關部門培訓資源,并積極發揮縣、鄉黨校的主陣地作用,進一步擴大黨員教育覆蓋面,切實把全縣黨員群眾思想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中心任務上來。抓好新形勢下的黨員教育工作,要突出系統性設計,善于整合培訓資源,做到既提供培訓所需的教材和師資,又做好督促、指導等工作。通過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著力提高黨性教育培訓的有效性。

    3、要創設載體,做好結合文章,確保教育培訓的實效性。平和縣“微型黨課”教育新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關鍵在于緊密結合當前農村廣大黨員群眾需求的熱點、組織工作的難點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在長期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持續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各種載體活動,“微型黨課”在征地拆遷、換屆選舉、矛盾激化等重要階段,在基層黨員教育中發揮了獨特的難以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見,黨員教育培訓必須始終堅持與時俱進、求新求變,注重抓好結合文章,把黨員教育培訓融入到各種載體活動中,深化特色內容,變“強制灌輸”為“諄諄善誘”,力求以教育培訓形式的多樣化,促使黨員干部群眾打從心底“愛上”黨課。

    国产av网址。。。